奥运临近 保险升温
中国人寿独家承保北京国际马拉松赛
中国的体育保险一直被称为一座等待发掘的金矿,独自寂寞,少人涉足。而今越来越多保险公司已经拿着地质锤,敲敲打打进行试采了。
即将于10月16日开赛的第25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将由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保。
这家中国最大的寿险公司近来频频出击体育赛事,几乎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同时,还参与“2005年终业余网球大师杯”。9月张健横渡伶仃洋,中国人寿为张健及全体工作人员提供的全程保险。8月向“2005世界滑水锦标赛”提供全部运动员和与会人员保险服务。
种种迹象显示,国内处于萌芽状态的体育保险正呈升温态势,不仅是中国人寿,近来各保险商纷纷介入体育赛事。同是8月,中英人寿为“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的选手提供保险;9月,人保财险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并承保十运会。
体育保险升温的原因在于体育保险意识的逐渐提升。我国体育长期以来是“举国体制”,运动员 伤、残、病都是由国家负责,基本不需要商业保险。体育向产业化转变后,人们的体育意识在提高。
尤其是一些赛事中的不幸事件提醒了选手和赛事主办方,投保受到空前重视。200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发生了两起猝死事件,由于缺乏保险保障,意外事件给当事人的家庭造成了巨大影响。因此,今年赛事承办方非常希望有保险企业的加入,为参赛选手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这恰好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想法不谋而合,中国人寿表示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到马拉松运动中来,为大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人寿新闻发言人兰亚东说:“我们为全体参赛人员和赛事工作人员提供人身意外伤害死亡和医疗保障以及专门针对猝死风险的保险保障,使得每位参与2005年北京国际马拉松的人都能够获得必要的人身保险保障,让大家跑得更放心,跑得更轻松。”
据介绍,此次每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选手都将获得一份由中国人寿提供的保额为38万3千元的人身意外保险,保险责任包括意外伤害医疗、意外身故、残疾及专门针对猝死风险提供的保障,承保范围包括所有的专业和非专业选手。与此同时,大会组委会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将获得一份保额为28万3千元的人身意外保险,除意外残疾保额是10万元外,其它保障相同。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加速筹备,奥运效应逐渐显现,这也是体育保险升温的重要原因。有关专家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估算,北京筹备和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会带来近3000亿元的保险需求,由此产生的保险费就将达3亿元。
业内专家解释说,当前保险公司提供保险,目的在于积累经验、获取数据、培养人才,以求在体育保险市场抢得先机。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在国内举行的传统竞技和商业性大型赛事已达近千场之多,运动场馆有60多万,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有3亿多人,百姓越来越重视健身安全,体育保险市场的潜力很大。
在国内,体育保险却刚刚起步,许多保险公司还没有开发体育保险险种。即使开设的也存在体育险种少、费率高、条款缺乏灵活性,不能满足不同体育项目要求等问题。往往是就算运动员想买也买不到。
在海外,保险已成为体育运动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有意外发生,相关赔偿和救援费用将由保险公司分担。这方面,国人熟知的例子是著名体操运动员桑兰。1998年7月,桑兰在美国友好运动会上意外摔伤致残之时,由于友好运动会为她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医疗保险保障,使得她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疗,不用为高昂的治疗费用和下半生的保障发愁。
保监会多次表示希望保险公司尽快进入这个蕴藏着巨大利润的市场。不过专家就指出,由于体育保险具有高度专业性与复杂性,中国保险业在对体育赛事十分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对其各个环节相关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不足,难以作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和保费定价。
引人注意的是,除提供保险保障外,中国人寿还深度参与了马拉松赛,积累经验的意图很明显。兰亚东告诉记者,中国人寿将选派近100名急救人员为马拉松提供全程服务,这些急救人员接受过北京红十字会的专业技能培训,拥有资格认证。此外,中国人寿还动用了网点资源和电话中心95519为近千人提供咨询和报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