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利宝互助保险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文博士
近日,由美国利宝互助保险集团(以下简称利宝)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举办的“中国安全生产论坛”在北京举行,这已是利宝互助保险集团连续第七年参与主办中国安全生产论坛活动。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伤保险公司,对于中国在改善安全生产中如何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有怎样的看法,记者借会议之机采访了利宝互助保险集团高级副总裁李文博士。 自1996年利宝进入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的职业安全方面的发展和研究工作,可以说它是最早也是目前惟一一家介入推动中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商业保险公司。李文博士说,过去十年来,利宝在中国看到,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生产企业对安全生产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对保险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互补效应,特别是管理部门对商业保险在改善安全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2004年,温家宝总理会见利宝互助保险集团总裁、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柯里博士时,希望利宝互助保险集团协助中国的安全生产发展规划,推动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说,目前中国在改善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国经验表明这时也正是工伤事故可能连续高发的阶段。今年,我国重大安全事故特别是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各种事故不仅导致了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更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我国工伤福利制度建立于1950年,但法律层次不高,约束力不强,覆盖面极低。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工伤保险条例》覆盖的范围目前也只占职工人数的10%至15%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所以商业保险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李文博士说,在改善安全生产方面,更好地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要清楚界定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范畴,即哪些领域属于社会保险,哪些领域商业保险可以介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交叉冲突。二是要提高保险公司的定价能力,对投保企业实行差异化经营,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所谓差异化经营,就是在一般行业和高危行业之间,保险费率要有所不同,使企业在保险成本的投入上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形成足够的压力,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关注程度。在美国,高危企业在投保时,与一般企业的保险费率相差20倍,而在中国企业这之间的差距只是几个百分点,商业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一方面,企业投保时图省钱;另一方面,发生了安全事故后赔付的也不多。如此恶性循环,企业很难真正重视安全生产。 李文博士强调,保险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提供经济补偿和财务保障,二是预防安全事故,减少经济损失。保险公司要认识到,对高危行业和企业实行高费率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企业改善安全状况,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服务,提高企业对防灾减损和风险管理的认识;通过向客户提供控制与防止事故和损失的咨询服务,帮助客户降低风险。 利宝在职业安全与卫生以及职业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和解决方案均居世界前列。据记者了解,自1999年至今,利宝除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举办中国安全生产论坛外,还在上海设立了安全服务代表处,分别在清华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设立了利宝互助职业安全研究项目和研究中心,目前已培养了近20名安全研究方面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另外与有关部门合作的工作场所事故及解决方法、中国工伤保险研究等项目均在进行当中。 李文博士告诉记者,在推动安全生产方面,利宝与中国有关方面的合作和互动越来越多、越来越走向深入。目前,利宝集团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全球工伤保险模式的调研报告,涉及了美国、德国、墨西哥等众多国家工伤保险的做法、特点以及成本分析和建议,希望对中国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提供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