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国事保险要文
保险人才教育呼唤“中国标准”
作者:夏庆军 来源:金融时报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在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各家市场主体竞争的一大焦点。记者了解到,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准备在中国保监会的指导下,打造人身险教育的“中国标准”。日前,记者就业内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制度处处长王治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许彬和新华人寿副总裁黄萍。
  记者:目前,从业人员素质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保险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人才供需出现巨大缺口,挖墙脚成为各家保险公司增员的一个常用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人身险教育的“中国标准”能否真正改善人才供求关系、平抑急剧的人力成本上升,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王治超:在深度开放条件下,急需打造中国人身保险自身的游戏规则。目前应当选择政府倡导、参与、推动和认可的角色,给消费者以选择,给供给者以压力,以市场检验为标准,以行业内标准平台建设为目标,打造中国人身保险行业标准。以行业整合性资源为平台,系统性地打造中国人身保险教育与培训标准体系的开始,对于塑造行业诚信品牌、打造寿险百年基业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当前,加强中国人身保险职业教育是人身保险转型的需要。多年来,我国人身保险队伍的教育水平并没有很大提高,与整个经济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2004年人身险进入调整阶段,增长7.2%,但保险业在转型中没有实现全方位的转型,中高端市场实力不足,急需通过教育与培训的加强提高人身保险的市场竞争力;是建立行业标准的需要,使中外同行能够在统一的“中国标准”下同台竞技,共同发展;是政策传导机制的需要,使教育和培训成为制度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险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许彬:国外保险公司不断涌入,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对国内保险公司而言,以人为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就成了当务之急。当前,无论从监管角度,还是行业自律,中国保险市场都需要制定多方面的职业继续教育标准,尤其是人才教育培训标准,显得更为重要。
  黄萍:中国人身保险教育与培训是一个对提升中国保险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大意义的课题。保险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坚持以人为本,这要求各家市场主体要从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入手,从提高广大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问题入手。这是科学发展中国保险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解决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手段。
  记者:人身险“中国标准”的推出在行业内是否有一定的基础,选择此时打造“中国标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是否时机成熟?
  王治超:时机已经成熟。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中国保险业在知识标准规则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基础,在公司和行业教育与培训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从而为我国系统地搭建人身保险教育与培训体系创造了条件。一是各寿险公司已有一定的基础。中资公司已经形成了符合公司内部管理的一整套培训体系,培育了公司不同层级的主训讲师队伍,构建了一系列从新人入司、代理人辅导考试、销售技能方面的培训。外资公司有着母公司多年的教育和培训资源的积累,也直接带到了中国市场;二是对外开放多年积累的经验。近年来,中外资保险知识、标准和文化的逐渐融合开始显现,国际化和本土化成为并行不悖的共同潮流;三是新法人主体和行业基础平台能够达到规模经济。在时隔8年之后,去年保监会开始批准筹建新的保险法人机构,从短期来看,人才市场供求缺口被进一步拉大。目前,改善人才供求关系、平抑急剧的人力成本的上升成为全行业共同的呼声,此时推出合格的行业教育和培训平台正是顺应了全行业的这一需要;四是能够解决院校教育与行业发展脱节问题。
  许彬:国内寿险业在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各寿险公司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公司内部专业化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公司都在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并在搭建自己的教育培训体系。然而,在决定我国保险事业兴衰的非常重要的教育培训方面,却没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职业继续教育制度,缺乏统一的职业继续教育衡量标准,市场的公平竞争就无从谈起。当然,制定标准只是一种手段,通过规范化的标准考试,提升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和销售人员的素质才是最终目的。这样的新举措目标是用标准规划行业、引导行业、服务行业,使中国保险市场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为做大做强中国保险行业作出新的贡献。
  记者:中国保险继续教育的现状如何?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保险人才培养是否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国标准”的推行是否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王治超:我国保险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当前保险业发展远远没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反而与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了。由于初级阶段庞大市场的支撑,使得部分公司放松了对自身的精细化要求,仍然按照粗放的方式运作,整个人身保险管理队伍的水平多年来并没有多大提高,甚至反而有些退步;人身保险销售队伍的水平由于整体运用人海战术和销售简单的中短期储蓄替代型产品,导致业务人员不会卖真正意义的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保险等复杂产品;人身保险专业人才的培育没有系统突破,还是精算在单兵突进且困难重重,同时,政策市的畸形供求关系拉高了人才价值,导致价格高估,对行业、对精算师队伍的成长和培养都不利,而应作为行业标准的核保核赔和客户服务从行业来讲则几乎可算得是无所作为。
  我国保险业近年来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全方位的转型,产品、期限转了,但人才队伍的结构没转、素质没变,中高端的市场低级的人才又怎么可能去开拓,尤其艰难的是公司的战略转型,还没有真正想转变为打造百年老店,想建立真正的长效评估机制。
  许彬:中国保险业蓬勃发展,业内对保险继续教育、业务培训的需求相应增大,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和培训产品纷纷涌入市场。但培训市场繁荣的背后,也暴露出大量问题:整个保险行业缺乏整体性的教育培训制度,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商业机构由于出发点和水平的限制,只能提供边缘性的保险教育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机构的培训内容以保险营销培训、组织和管理培训为主,核心业务的培训很难涉及;在培训计划的安排上,缺乏行业统一的基础考试和认证制度,从业人员在保险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上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参加培训的人员水平不一,基础不齐,很难设计和安排课程;在培训质量上,由于培训机构的自身能力和水平,很难保证每次的培训效果,如果培训内容、主导思想与市场的实际情况有背离,有时适得其反;培训收费缺乏标准。有些机构打着海外机构的名义,收费奇高。
  记者:提高我国保险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应注意哪些问题?未来应如何更好地打造“中国标准”,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对人身保险教育与培训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王治超:保监会将本着开放性、自愿性、主导性和循序渐进等原则有步骤地推进人身保险教育与培训。
  在推进人身保险教育和培训工作的过程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有强制的,如要求所有的公司通过所有保监会推出的考试;也有完全自愿的,靠市场竞争去淘汰那些仍在采用粗放手段增员大进大出的公司。前者不符合市场规律,特别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后,且凡是强制的考试最后都会缺乏生命力;后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庞大的市场而言,落后的公司仍会在某些领域生存,损害行业形象、损害消费者利益。
  许彬: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期计划成立专门的教育培训部门;建立中国保险培训教育的监督、监控机制,规范保险培训市场;按照保监会精神,实施保险从业人员各级资格证书的考试、认证培训;按照保监会规定,对保险从业人员在职必须教育提供培训支持、提供在岗持续教育的考核、认证;全面推开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分层级考试;和武汉大学合作,推行保险EMBA学历教育,为行业内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保险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已经取得国家教委批准;对县域保险机构的管理者进行继续教育的试点;推行保险行业继续教育产业化管理,从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三个方面确保保险行业继续教育有质量、有特色、有效益;充分发挥系统资源,建立会员单位师资档案,组建中国保险业继续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利用现代通讯信息、多媒体教学手段,建立全国性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建立标准化、制式化、规范化教育培训体系。
  黄萍:提高保险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要顺应市场潮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要适合从业人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分类指导,循序渐进;要改进培训教育方式,完善手段,着力创新;要整体协调统筹推进,形成合力。
  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从业人员素质有明显提高,各界必须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保险行业人才快速成长和合理流动、积极引进的外部政策环境;迅速制定我国保险业的中长期人才建设规划;既要考虑到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现实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要加强行业内各微观主体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行业从业队伍建设。保险公司人员教育与培训要突出前瞻性、注重规划性、把握系统性、坚持创新性、突出开放性。

 上篇文章: 李肇星:胡锦涛访亚欧四国旨在推进合作加强友好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 储备匮乏供需失衡 保险人才抢夺激战正酣
  • 代理机构崛起 沪上保险人才大分流
  • 保险人才争夺白热化
  • 洋保险大举登陆 拉响国内保险人才警钟
  • 八家保险公司欲在济南开业 保险人才大战进入白热化
  • 保险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 中国保险人才紧缺 国际培训巨头来华拓荒
  • 内地保险人才国际化还需10年
  • 保险人才跳槽之前还得细思量
  • 周延礼:保险人才建设抓住三个环节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