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向军 北京报道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最新统计,截至12月23日收盘,2005年下半年以来,两市A股流通市值增加509.50亿元,增幅达5.44%。其中,QFII占据十大流通股东的161家公司A股流通市值增加262.31亿元,增幅为9.75%。进一步的统计显示,QFII下半年新进驻的82家公司A股流通市值增长202.15亿元,增幅达15.20%。 本报同时统计分析了社保基金所持股票的市值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社保基金2005年下半年新进驻十大流通股东的109家公司,A股流通市值增长81.38亿元,增幅5.06%。若剔除QFII与社保基金共同持股的16家公司,社保基金下半年新进驻的93家公司,A股流通市值增长72.27亿元,增幅为5.43%;QFII下半年新进驻的66家公司市值增长193.04亿元,增幅达18.33%。 专业研究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以来,QFII所持A股流通市值之所以增幅较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首先是其对行情的先知先觉。2005年上半年,A股市场仍在深幅调整,特别是进入五、六月份,上证指数持续低迷,一度跌破1000点大关,并创下8年来的新低。但从QFII进驻十大流通股东的时间分布来看,2005年中期恰恰是QFII大幅增仓的阶段。这为其所持股票在下半年的股改行情中市值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其行业研判的准确性。在2005年下半年的行情中,涌现出许多亮点,诸如新能源、军工、人民币升值等概念,而在这些相关概念的重点公司中,十大流通股东均出现了QFII的身影,如G天威、西飞国际、百大集团等都是其下半年新进入的股票。值得一提的是,对国际期货价格持续走高的金、铜、糖、石油等相关公司,QFII总是重兵把守。 最后,QFII所进驻的公司,已有相当部分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的实施同样增加了其A股流通股市值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