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汇丰集团斥资6亿美元参股平安保险公司,此次参股后,汇丰将持有平安10%的股份。据了解,此前慕尼黑再保险、日本第一生命和瑞士再保险等跨国金融集团都与平安有过频繁接触。 此次两家联合,不同于以往外国保险资本惯用的与中国非保险机构合作或者以增资的方式直接向在华机构注入资本,而是大规模直接参股中国资产质量较高的保险公司。 入世之后,国际保险资本加快登陆中国。13亿的人口规模,迅速增长的保险需求,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保险市场。对于正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国际保险业巨头们来说,中国的魅力显然是难以抗拒的。通过设立在华独资或合资企业,向已设立的在华机构增资,或参股中国内地保险机构,国际保险资本正源源不断地来到中国。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当天,包括纽约人寿在内的三家外资保险公司就从中国保监会手中取走了合资寿险公司的营业执照。此后,外资保险获准筹建或开业的消息不断出现在上海、广州或北京等城市的媒体上。在这些消息中,美国国际集团、加拿大宏利集团等国际知名金融集团的名字频频闪现。 值得关注的是,当初,相当比例的外资保险选择了中国的非保险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其中,纽约人寿对青岛海尔青睐有加,意大利忠利保险“牵手”中石油,荷兰全球人寿则看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意欲染指中国保险市场的国际保险业巨头,和希望借机实现产业扩张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一拍即合。 此间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保险之所以乐与“外行”联姻,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合资公司与中方股东之间形成竞争。荷兰全球人寿执行董事会主席唐仕德曾表示:“我们不愿意同竞争对手合作”。在他们看来,没有任何金融从业经验,却拥有700多亿元资产的中海油是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一些已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的外资保险机构,选择了增资的方式向中国内地注入新的资本。 成立于1998年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和美国安泰人寿保险公司以1比1的比例合资组建的。4年中,这家公司的累计保费超过4亿元人民币。去年10月,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注册资本由原先的2亿元增加到5亿元。来自太平洋安泰的消息说,新增资金已于今年5月全部到位,从而达到了在中国开展全国性业务的最低资本要求。 设在上海的中宏保险和广州的信诚人寿也先后获得中国保监会的批准,将注册资本从原先的3亿元和2亿元增加到5亿元,其中外方股东都按照原有的持股比例进行了同比例增资。 在跨国保险公司通过独资、合资方式积极布局中国的同时,另一些国际金融集团开始谋划通过入股本地保险机构来达到涉足中国保险市场的目的。 除刚刚参股平安的汇丰外,今年5月,美国ACE集团旗下的三家保险公司通过受让22.13%股权的方式,成为中国首家全国性股份制产险机构华泰保险公司的“洋股东”。这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首次大比例参股中资保险机构。 实际上,早在2000年8月,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就成为中国第一家完成向外资招股的保险公司,当时招募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24.9%。同年11月,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完成了外资股份的募集,瑞士丰泰人寿保险公司等三家外资金融机构共持有2亿股泰康股份。 中国保险学会理事、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教授评价说,国际保险资本源源不断来到中国,一方面体现了国际保险巨头们对外资保险进入中国十年的经营状况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其对中国入世后保险市场发展前景的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