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买保险,但却发现银行账户上被划走856.50元保险费,这是在上海工作的周明(化名)最近遇到的一件怪事。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周明的遭遇并不是孤立的现象———眼下有不少保险公司打着银行名义推销各种保险产品,而银行也“责无旁贷”地在帮保险公司从客户银行账户扣款。
周明是沪上某国有银行的客户,他告诉记者,自己近日在查询工资卡的历史交易明细时,无意中发现卡上被转走856.50元,摘要上注明是保险。经过查询,周明才得知账号里钱已划到了某某保险公司。银行告诉他,银行与一些保险公司签有协议,只要保险公司提出要求,银行就会按保险公司的要求将一些账号上的钱划到保险公司的账户上。
“这时,我才想到曾经接过一个电话,该人号称是某某保险公司的代理,说我在办建行信用卡时,曾经选择了享受一个免费赠送的保险,然后我自动成了该公司的金卡会员,并有权投保一个防癌保险,该保险保期为十年,每月保费285.5元,按季交为每季度856.5元。”
周明说,自己当时答应考虑考虑,但要等看到保险合同文本再作最后决定。按保险公司的要求,周明透露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户号码、通信地址等。“但后来,我再也没有和这家保险公司的人员见面,也没有签过任何保险协议。”
周明对该国有银行未经他的允许,就从他账上扣款的做法非常气愤。
“有违规行为的是这家保险公司,我们只是按照与这家保险公司签订的协议在办理业务。在客户账上代扣保险及公用事业费等费用,其他银行也是这么办理的。”但该银行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连称冤枉。
事实上,周明的遭遇绝非单一事件。据调查,现在不少保险公司在销售保险产品时越来越多地与银行合作进行,其保费支付方式也是从信用卡上直接扣除。
沪上某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表示,客户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单中同意由银行在其账户或者银行卡上直接扣款,银行方有权利划转客户的钱,否则就是违法行为。“这其中还应注意,客户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协议实际上给予了保险公司一个扣款的直接授权,而银行从保险公司得到的只是间接授权,银行所扣款项不能超过直接授权允许的金额。”
“周明遇到的事件中,银行在其中不能说完全没有过错。银行在其中应审核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协议的真实性。未经审查就按保险公司要求扣客户的钱,是银行的一种失职行为,还容易造成客户对银行的不信任。”华东政法大学一位金融法学专家认为,“当然在这个案例中,最主要的过错在于这家保险公司。也说明了保险行业在推销保险业务过程中的一直存在的一些不规范做法。”
据周明昨日提供的最新消息,保险公司已经答应会尽快将钱打回到周明账上,并赔偿他利息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