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首席执行官孟建安
记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孟建安
他只有36岁,却已是执掌安联大众的“少帅”;从接到任命的那一天起,他就打定主意学好中文
,还起了个别具深意的名字——孟建安;他略带腼腆,却很自信地说要使公司力争成为在中国市场领先的外资保险公司——他就是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今年4月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Christian Molt先生。
“上海印象”现代而快速
孟建安先生拥有德国乌尔姆大学经济数学硕士学位和美国洛杉矶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学位,他说,这是进入保险行业传统的教育背景。来上海之前,他担任德国安联健康保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公司年保费收入达30亿欧元,拥有300万的客户群体。在安联集团内的国际健康险部门工作时,有段时间他经常到亚洲地区出差,也多次来到上海的安联大众,对上海有了美好的第一印象。所以,当慕尼黑的老板问他是否愿意来中国工作的时候,他几乎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上海给人的印象现代而快速,它可能是目前全球最令人兴奋的一个城市,”孟建安先生毫不掩饰对这个城市的喜爱,“我很高兴来到上海工作和生活。”
许多人也许还记得1999年初安联大众开业时那别出心裁的广告:“安”字头上的一点是一顶黄色的安全帽,“联”字左边的一竖是一管中国的毛笔,右边的一撇被一支雪白的鹅毛笔取代,这象征着东西方两种文化的携手合作。安联大众是第一家在中国成立的欧洲合资寿险公司,由德国金融巨舰安联集团和总部在上海的中国大众保险公司合资组建。去年,在上海寿险业呈现保费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实现了保费收入13.3%的增长。2004年12月,安联大众的业务范围扩展至广州,迈出了全国布局的战略性一步。孟建安先生这样评价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经过6年的稳健经营和发展,安联大众已成为中国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外资寿险公司之一。我们将目标定位为市场领先的位置,并会为此不断努力。”
学中文注重文化沟通
同样来自德国的副总经理薄翰生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孟建安先生正在很努力地学习中文,还专门请了一位老师每天早上给他上课。当记者就此向孟先生求证时,他微笑着承认了:“自从在德国接受了这个任命起,我就决定学习中文。学中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发音和书写。不过,我学得非常认真,把它当作自己每天工作的一部分。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在公司里,我是极少数不能说中文的员工,目前还只能用最简单的中文打招呼,但我想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孟建安先生相信,学习中文能帮助他理解中国的文化,更好地与中国的同事沟通。对于一个中德合资的寿险公司,两种文化的交融无论在经营和管理上,都会有助于公司的发展。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合资公司,需要把西方的国际化管理经验和中国市场的特点紧密地融合起来。
尽管正式上任才1个月,孟建安先生说他已经非常适应上海的生活。每天早上,他从离公司非常近的酒店式公寓步行去上班,节约了花在路上的时间。在德国时,他爱好爬山和滑雪,虽然上海附近没有很多山,但他的业余时间依然安排得满满的。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走走看看,了解当地的文化,是他工作之余最爱做的事情。
目标成为全国性公司
保险业对外资开放的契机摆在面前,今年安联大众将加快分公司的开设进程,浙江和四川是两个目标省份。“成为全国性寿险公司是我们的战略目标之一。”孟建安说,公司计划稳步发展分公司布局实现保费收入的高增长。据介绍,德国企业正在加大在四川的投资力度,安联大众也将着重对这一市场进行拓展。
在产品开发方面,到2004年11月推出第一个万能寿险产品,安联大众的产品范围已经覆盖了包括投资、人寿、健康和意外等所有类型的保险种类,以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2005年第一季度,万能寿险的保费收入占公司在上海市场整体保费收入35%,而广东市场近100%的收入来自于万能型产品。
实施有效的品牌攻势
就像鸟儿爱惜羽毛,金融保险公司同样珍视自己的美誉度。安联集团去年在财富全球500强中名列第11位,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孟建安先生说:“今后我们仍将通过有效的品牌攻势传达值得信赖的品牌价值。今年大家会看我们新的广告。”
安联大众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开发员工的潜能,培养本地的保险人才。随着安联集团AAA培训系统的引入,安联大众去年建立了财务规划学院,计划把保险代理人培训成为财务规划师,能够在了解客户一生需求的基础上,度身定制出完善的保险和金融计划。今年,安联大众还将全方位拓展多渠道销售,尤其是在银行保险方面。去年公司在上海所有外资保险商的银行保险渠道中排名第二,今年4月“福佑人生”险种在上海和广州的银行保险渠道同时推出,一下子成为市场的热门品种。
“安联大众希望成为对客户、员工和股东最具吸引力和最值得信赖的伙伴。我们的长远目标是成为在中国市场领先的外资保险商,提供一流的保险方案和金融服务。”“少帅”孟建安坚定地表示,“正是为了这样的目标,我来到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