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作为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企业管理与社会文化的整合。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系统通过文化的协同和共振作用使企业系统达到组织状态与自组织状态相对统一的过程,是企业系统由机械式组装结构向有机体结构体制转化的过程。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 导向功能,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目标上来; 约束功能,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 凝聚功能,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用权整个企业上下团结; 融合功能,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中去; 辐射功能,指企业文化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保险行业企业文化既有其他企业文化共有的特点,同时作为一个行业,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 视为生命的诚信文化 在进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已将资本分为三大类: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信用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是有形的,惟有信用资本无形。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有机结合,能产生现实生产力。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三者有机结合,能产生高效,信用可以转化为财富,信用是企业和个人的一种价值资源,它可以作为市场交易的方式而存在。有人将信用比喻为个人和法人的“经济通行证”和“经济护照”,是个人和法人的“无价宝”。保险从产生那一天起就和信用密不可分,保险公司卖的不是实物型产品而是信用和承诺,没有信用便没有一切。因此诚信文化应是保险行业最根本的企业文化。 别具特色的营销文化 自友邦保险登陆上海以后,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营销机制。国内寿险业纷纷效仿,引进台湾和国外的营销机制,建立了独具特色的营销文化。目前,营销文化已向渗透到整个保险行业,职场建设、晨会制度、团队精神、震撼人心的效果和强烈的激励作用,使营销文化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独有的特色文化。 严谨的风险管理文化 保险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行业,防范和化解自身的经营风险尤为重要。费率的厘定,需要大量的、真实的统计资料和科学的方法。风险的测定和评估需要相当的专业水平。经营保险需要严谨、精细的作风,风险管理的水平决定了保险企业的经营业绩。粗放型的管理往往带来经营上的灭顶之灾。因此精细、严谨的风险管理文化是保险行业重要的企业文化。 细致入微的服务文化 中国加入WTO后最缺的是服务,老百姓最关注的议论最多的也是服务,竞争的焦点亮点也是服务,最有发展空间和潜力的还是服务。构建服务文化,提升服务品质,创造顾客满意,打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已是各行各业面临的社会课题和紧迫的战略任务。保险行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其客户既有企事业单位,又有家庭和个人,服务范围与其他行业相比更具有广泛性,服务就是主要工作。因此,更应当大力推行服务文化。实施服务革命,推进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跨越。大力弘扬服务是资本、是资源、是事业、是乐趣,服务就是提供便利,服务就是解决问题的理念,要以真诚换忠诚、不断提高顾客占有率。 实行服务革命,促进传统服务向现代服务跨越的思路就是:由单项的理赔服务拓展为险种设计、开发、展业、防损、理赔、救助、回访、反馈的售前、售中、售后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全员化的“四全”服务;由被动的坐等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保姆服务;由热情服务微笑服务延伸到包括质量效率在内的瞬时服务;由功能服务延伸到心理服务;由基础服务延伸到知识服务智能服务;由用脸服务延伸到用心服务用智服务用情服务;由“我提供什么服务你就接受什么服务”单厢的服务转变为人性化的互动服务;由粗略的服务转变为精细化品牌化服务;由普遍的大而化之的服务转变为个性化差别化情感化的服务。 继承传统的“三铁文化” 保险业属金融服务行业,从而带有我国金融行业的“三铁”传统。“铁账本”就是真实、可靠、权威;“铁算盘”就是技术精通、计算精确、经营有方、善于谋划;“铁规章”就是有规矩、守纪律、按章办事。“三铁”是金融业的传家宝,是可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恒久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