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国事保险要文
外资寿险的13年中国路 二三阵营巧占先机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5月9日,汇丰增持平安股权,轻而易举地间接享受到中国内地寿险市场份额的3.36%,远远高于友邦在国内保险市场1.5%的份额,而成为外资保险龙头。

  然而,友邦已在中国市场耕耘了13年之 久,它和1996年成立的中宏是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公司。

  此后,1997年-2001年是外资进入的一个小高潮,太平洋安泰、安联大众、金盛、信诚和中保康联成为该队列的成员。

  而在中国加入WTO时,以中意人寿、中英人寿、海尔纽约、海康人寿等11家公司在中国保险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外资寿险保险冲击波。

  现在,随着2004年底对外资保险地域限制的取消,圈地布局、高薪挖角、多元化行销、抢领团险市场……新一轮的外资冲击波似乎在聚集能量而集体爆发。

  首批入市者:抢占先机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以友邦13年的市场耕耘和中宏近10年的苦心经营,眼下应该正是两家公司金色的收获季节。

  不过,虽然没得到网点布局的天时,但友邦和中宏,甚至包括稍后些的太平洋安泰和安联大众等公司,还是得到了后来者们所不能及的宽裕的发展空间。

  “当时中宏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上海,让我们在几年时间里建立了扎实的基础,”中宏保险助理总经理李振华认为,正是当初业务上的地域限制,促使中宏有时间打好最关键的两个基础:一是建立比较强大的营销队伍;二是对公司员工的培养。

  李振华认为,保险公司主要还是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这个市场其实我认为还是比较单一。”也给了中宏比较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怎样在国内做生意,建立自己的品牌”。

  太平洋安泰总经理陶孟华认为,早进入这个市场确是外资公司成功的一个原因。市场竞争对象比较少,可以比较迅速地拓展业务。

  在外资进入中国保险市场的历程中,友邦是一个不能绕开的主角。能在1992年就以独资身份进入中国上海的保险市场,显示了友邦不寻常的魄力和眼光。据统计,13年来,友邦在中国保险发展进程中,创出了15个“行业第一”。

  “友邦是一个非常保守和沉稳的公司,可能要比现有公司都要保守得多。”一位曾经在友邦就职过的业内人士至今依然感激友邦对自己的从业影响。从事精算的该人士表示在当时,国内的一些精算规定都吸取了不少友邦的好做法。

  二三阵营:巧占先机

  “2005年,安联大众将加快开设分公司的进程,浙江和四川是我们的两个目标省份。”4月27日,36岁的德国人孟建安以安联大众总经理身份透露了安联大众2005年开设分公司的新计划。

  在业内看来,和友邦、中宏相比,第二波外资潮,除了太平洋安泰外,安联大众、金盛人寿以及恒康天安、中保康联等,不断上演股东变脸戏法,或是中方股东欲卖股份,或是外方股东因为并购重组而转让股权。

  2002年,中国加入WTO第一年。这一年,成为外资寿险公司成立最多的一年,总共有中意人寿、中英人寿、光大永明、海尔纽约人寿和首创安泰5家合资寿险公司相继成立。

  对比前两波以及后来者,2002年-2004年的一批外资保险公司,被业内冠以“幸运”两字。

  “因为正逢中国加入WTO时期,因此这批公司进入国内市场,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原来的一些政策都在逐步放开,”海尔纽约人寿副总经理张力说,不仅如此,这波外资的市场空间相对后来者,还是略有余地。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从1992年在上海进行开放试点,到1995年扩大到广州,并在1999年进一步扩大到深圳以来,中国保险市场的开放只是部分地区的开放、试点性的开放和有限制的开放,直到加入WTO后,才逐步形成业界称之为“大开放”的格局。

  而最新的一个利好就是不久前中国保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明确外资寿险保险公司开设分支机构在地域问题上的政策。

  “我们今年计划在青岛设立第二个分公司。”海尔纽约的张力表示。和张一同对未来充满愿景的,还有一批雄心勃勃的后来者。

  广东多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将广州分公司顺利升级为省分公司后,开始积极抢占经济前景看好的二级城市。海康人寿已经计划,要在未来五年内在50个城市开设网点。海尔纽约、中英人寿等已经或准备登陆成都、济南等区域重镇,中宏则表示未来3年将完成全国的布局。

  显然,在经营地域限制全面取消后,外资寿险公司在最短的时间内加快了扩张步伐,从原来的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挺进。张力形象地把公司战略规划称为“弓箭式”:沿海发达地区为弓背,搭上一支直指内陆腹地西南的利箭,现在关键是看开弓的力度怎样了。

  谁能笑到最后

  但是,在目前20家外资寿险公司中,究竟谁能笑到最后?

  “外资公司能否做得好,关键是看本地化是否成功。”从太平洋安泰筹建开始,一直任职至今的太平洋安泰副总经理高昭文体会最深,“谁花最少时间越快本地化,那在市场的掌握上就会比其他人好一点。”但是,高也强调,在本地化方面,外资保险公司决不能完全照搬,每个市场有不同的特性。

  这一点,在长期关注外资保险发展的复旦大学保险系教授徐文虎更为清晰。徐教授认为,外资公司从较先进入的一批来看,多数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第一,还没有真正了解和进入这个市场,本土化不够。第二,没有坚持母公司的特色。入乡随俗。而且,政府要给外资保险创造环境。让外资保险发挥自己的长项。

  此外,培养人才也是关键,尤其一些外资公司在海外聘用人员,是最犯大忌的事情。

  其实,人才供求的瓶颈效应已经开始在外资公司显现。尤其是进入2005年以来,外资公司蜂拥上海,其中也夹杂演绎着一幕幕让人感叹的“挖角风波”:太平洋安泰IT部门几乎整体跳槽去了当时正在筹建的“花旗人寿”,安联大众和金盛的IT和代理人也遭到了另一家外资寿险公司的猛挖……

  不久前开业的宁波分公司,中宏的助理总经理李振华苦笑感言,在国内保险业本身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下,找合适的员工非常困难。“在未来几年,人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速度”。

  “我们已经开始在培养一些人才,为了准备未来地域发展时候的需要储备。”李振华表示,在面对已显严酷的竞争压力下,现在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和空间允许外资们慢慢来做。

  “市场肯定没有问题,独资合资都一样,市场机会把握好,培训人才,做好服务是最重要的。”友邦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鲍可维则认为,独资或是合资,最重要的是看管理层的规划。“我觉得作为一家公司老总,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公司的方向,尤其需要让自己公司员工清楚的知道公司发展的方向。还有一点,就是和这个时代不能脱节。每个时期市场对保险的真正需求是什么,需要保险公司进行市场调查。”

 上篇文章: 企业年金开门纳贤 业内提醒申请者宜谨慎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 调查显示:外资寿险客户满意度不敌中资
  • 25家外资寿险不敌新华人寿一家
  • 外资寿险份额猛增“生根模式”挑战中资
  • 2006年7月外资寿险公司单月保费前十名
  • 外资寿险推出新服务 理赔分红短信通知
  • 首家总部设在重庆外资寿险公司获准开业
  • 新闻分析:上海外资寿险在交锋中成长
  • 外资寿险资产收益率高于中资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