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营业运输公司的车辆承保在保险公司成了烫手的山芋:车辆成规模,保费可观;出险率太高,赔付率以及投入的服务资源太大,无效益可谈。于是,有些地方的保险公司对专业运输车队采取增加承保限制,增大免赔特别约定等方式。俗话说,无风险无保险,关键是要通过有效的承保防灾技术手段寻求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的平衡点。笔者认为,通过有效的防灾工作运用到当前上规模高赔付的专业运输公司承保上,具有现实意义。 保险防灾活动是保险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效的防灾活动不仅是客户服务有形化的手段之一,而且是加强沟通未出险客户,巩固老客户关系,同时也是直接关系到保险人承保标的出险率和赔付率及最终的经营效益,售后理赔资源的配置和投入等等多方面。 机动车辆保险事故的发生因素很多,例如年龄、性别、人体生物节律、个性、道路、驾驶时间、天气状况、驾驶疲劳等。据日本某运输部门的统计,在相同条件下,2年内驾驶员发生的事故,其中有4次以上事故的驾驶员人数占全部驾驶员的19%,事故次数占总发生事故的47.7%。 车险防灾措施: 一、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对驾驶员进行教育,例如放映安全新车资料录像、交通肇事案例剖析、防止疲劳驾驶技能培训、安全行车竞赛活动。同时还将积累的事故资料定期分析后,将事故高发时间段等及时传递给客户,提醒客户注意,也有效防止了车辆事故的发生,使客户的利益与保险人的利益得到了同步结合。 二、定期对驾驶员的技术进行监测。例如,波兰设立的国家公路运输研究驾驶员心理实验室,下设200个分室,承担对驾驶员的监测工作,一般间隔7年轮流监测一次,不合格将被淘汰。日本安田火灾保险公司在机动车辆保险经营过程中,通过上门提供特定设备供大客户驾驶员上机模拟操作,纠正驾驶中的错误行为,从而能够减少事故率,起到有效的防灾目的。 三、对于事故多发地带投入防灾设施,例如在转弯处放置转弯镜。 四、应用人体生物节律理论防灾。人的体力、情绪、智力自出生之日起就呈现周期性变化,周期内状态分为高潮、临界和低潮三个时期。在低潮期,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均处于低谷,是事故易发阶段,应主动加以防范。日本小草小井汽车公司从1969年至1971年应用上述理论控制驾驶员,事故率下降了46%,美国航空公司1989年运用一年,事故率下降32.5%。 五、安装疲劳报警装置。国外已研制成功警报瞌睡装置,当驾驶员打盹,手握方向盘的力度下降,设在方向盘上的传感器启动,使喇叭鸣响,尾灯闪烁,引起尾随车注意,随即发动机熄灭,强制停车,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六、建立卫星定位系统,对于高档车的反盗抢将起到有效作用。 七、借助通讯设备提供驾驶员信息关切服务。在恶劣天气到来前,可以预先通知有关客户做好车辆入库保管工作,在节假日通过BP机留言“保险公司提请您注意切勿酒后驾驶”、“请勿超速行驶”等,都将起到一定的防范危险发生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