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2年历史的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两岸三地”保险业交流与合作活动迈出历史性一步。两岸三地保险业在日前召开的台北会议上共同提议合组“保险联盟”,进而构建区域性保险市场,以期能与北美洲、欧盟市场鼎足而立,争取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作为本次台北会议的最大亮点,合组“保险联盟”标志着两岸三地保险业,已经从过去务虚的交流,进一步转化成务实的具体合作。
在台北会议的开幕式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会长、中国人寿保险集团总经理王宪章,以内地代表团团长的身份提议成立两岸三地“保险联盟”。他说,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内地保险市场将于今年底全面对外开放,这对内地保险业而言,是一项严峻的挑战。他希望内地保险业多与台湾及香港的保险同行合作,学习一些经验,以应对市场全面开放后的业务发展趋势。
王宪章的提议得到港台方面的积极响应,并在随后的讨论时,决议通过尽快成立工作推动小组。台湾保险学会理事长王事展被推举为小组主席,王宪章和香港保险业联会主席陈健波为副主席。
与会的台北大学法律系教授江朝国建议,两岸三地保险联盟成立后,应就彼此业务、市场及监管三大环节进行结合。他的建议获得与会人士的共识。
王事展表示,“保险联盟”就是合作,就是由意识变成行动,将三方市场连在一起,业务进行交换的联合,再加上保险监管的法令规章、资格认证等,希望短期内推出具体可行的方案,结合三地市场的共同愿望及需求,让两岸三地保险事业互助合作。
陈健波也表示,要将香港相对较国际化的保险业发展经验,提供给其他同业。他指出,香港保险事业发展已有逾百年历史,现有大小保险公司180家以上,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在多方面都具有参考价值,包括管理经营技术、人才培训、产品开发、市场监管及纪律等。
今年年底内地保险市场全面开放后,台资保险公司欲在大陆开展业务,仍需符合三项标准,即保险公司的经营年资需超过30年,在大陆设立代表处超过2年,及资产总值需达30亿美元。台湾保险学会理事长王事展说,依此三项标准,台湾的产险公司没有一家都符合,而寿险公司的资产总值,目前只有国泰人寿、新光人寿与南山人寿超过30亿美元,今年底台湾人寿的资产总值有望超过30亿美元。但王事展乐观估计,如果两岸经贸往来关系进一步发展及“保险联盟”设想的实施,台湾保险业进军大陆的门槛可能会有协商放宽的空间。他希望台湾保险业不要放弃,积极争取机会。
业内人士对两岸三地第一个由金融业者催生的实质结盟团体前景十分看好,希望其为三地保险市场开创更大的合作商机。
两岸合作走在前面的可能是再保业务。中国再保险集团总经理戴凤举在台北会议上表示,中再集团控股的中国财产再保险公司已与台湾的中央再保险公司,达成进行业务交流合作的共识。中国财产再保公司的再保业务分出,台湾的中央再保公司是首选对象。两岸再保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可提高承保能量及整体竞争优势,且可相互分散对方的承保风险,两岸再保业务的交流与合作,应是互惠互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