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险业全面开放的前一天,12月1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全行业发出了一封共同维护公平、加强诚信建设的倡议书,应该说恰到时候。因为从12月11日以后,中国的保险公司要想和外资保险公司一较高下,除了在产品、技术、服务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需要有所提升以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坚持诚信经营上多下工夫,以促进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早在2002年,中国保险市场联合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国内50个城市保险的需求调查就显示,消费者普遍认为外资保险公司在服务、人员素质、产品、赔付、资本规模、信誉等方面优于中资保险公司。也就是说,由于中资保险公司在某些方面的不诚信行为,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外资保险公司产生了较高的期望值。 虽然近些年来中国保险业加大了诚信体系的建设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诚信问题仍然是横亘在保险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一个障碍。目前,从保险公司方面来讲,诚信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很多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人的甄选、培训、管理不严,导致一些代理人出现了误导、欺诈消费者的不诚信行为。二是一些保险公司的业务信息披露不够,投保人无法了解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偿付能力、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和与诚信相关的资料,只能凭借主观印象和代理人的介绍做出判断。三是某些保险公司“重展业、轻理赔;重保费、轻管理”的运作模式给社会造成了“投保容易索赔难、收钱迅速赔款拖拉”的负面印象。四是一些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违规经营,高手续费、高返还、低费率等恶性竞争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地损害了保险业的社会声誉。 有关专家认为,在保险业已经全面开放的情况下,如果任由目前存在的信用缺失状况继续下去,不仅不利于中资保险公司今后在市场上的发展,而且也会成为保险业发展壮大的“瓶颈”。而建立一个良好的保险信用体系,中国的保险企业应该首当其冲。 据了解,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保险公司都把诚信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效。比如近日记者在采访太平人寿郑州分公司时就发现,该公司在诚信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值得业内借鉴。 关于什么是讲诚信,该公司总经理杨玉献说了一句很实际的话:“讲诚信就是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合法合规的事,不夸大其词地宣传,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让顾客无忧。” 据介绍,从开业以来,想要进入郑州太平人寿的员工需要跨过的第一道门坎就是“诚信”原则,凡是在同业当中有过不良行为的人一律不会被接纳。而在实际工作中,该公司还要严格对业务员进行行为品质、活动品质、业务品质和客户品质四项指标的考核。对服务态度不好或者服务质量不良等11项行为进行检查监督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并且会把展业过程中的违规事件和评定录入到系统内作为永久记录,这就为业务员诚营展业划了一道明确的“红线”。 据了解,为提高服务水平,郑州太平人寿率先在国内寿险系统推出了“双百服务”,即坚持对新契约承保客户在保单承保后5天内进行100%回访,在接到客户住院报案3日内100%到客户病房进行拜访、慰问,就客户理赔注意事项、住院期间理赔资料的收集以及理赔流程和实效等问题向客户详细说明,避免了因对流程不熟悉而影响理赔的现象发生,使理赔工作更加透明化。 而在业务发展上,郑州太平人寿以“规模与效益并重、质量与效率并重”为原则,实行“核心风险集中管控”管理模式,统一了核保、理赔的尺度,杜绝了虚假保单的产生。同时,为了避免业务员挪用保费现象的发生,该公司在保费的收取、理赔、退保过程中全部采用银行转账制度,在现金收支、保全退费、理赔给付中也实现了零现金。 杨玉献表示,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太平人寿郑州分公司如此,对整个保险业也是如此。他认为,在近些年来保险业大幅扩张带动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因为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影响了自身的形象,其中以国内保险公司为甚。因此,作为一家基层公司而言,所做的一切只能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而要消费者对保险业有一个更积极的认可,还需要整个行业的继续努力。
鉴于中国保险报社正在改制,本网站的建设也处于完善过程中。因此,网站暂时无法提供中国保险报每天全部内容,请读者见谅。如需订阅,请联系本报发行部: 电 话:(010)66032423 联系人:刘长顺 裘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