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相互制农险公司开业
本报讯【记者张春生】昨天,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在黑龙江省正式挂牌开业。从此,中国有了首家相互制保险公司。
相互保险公司是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办理保险而合作成立的法人组织,是保险业特有的公司组织形态。相互保险公司没有股东,投保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可作为法人的组成人员(会员),以向公司交纳保险费、公司根据合同约定进行赔付的形式,从事相互保险活动。也就是说,公司会员是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统一体。当保险合同终止时,会员与公司的保险关系随之消失。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大多采用这种形式,据了解,相互制保险公司占全球保险市场的五分之二。
根据《公司法》规定,我国目前的公司组织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据阳光公司总经理孙振军介绍,阳光公司经保监会、国家工商总局的批准,没有遵循现有的法律约束,而是以会员制形式登记注册,运营资金为7000万元人民币。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由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由三部分人员组成,董事的30%来自于投保户,是会员代表;30%产生于公司管理层;30%是独立董事。
阳光公司是在原黑龙江农垦总局风险互助体系的基础上筹建的。据孙振军介绍,有8.2万户家庭农场是公司的发起会员,公司在黑龙江垦区范围内经营种养两业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等险种,其中种养两业险按照“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立补贴、独立政策优惠”的原则,以互助模式运作。公司准备以黑龙江垦区农户作为主要会员,前期将着力于垦区的21万农户,条件成熟后,逐步扩展到全省农户。
据悉,开业当日,阳光保险公司与中国再保险公司签署了再保合作框架协议,并分别与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九三奶牛协会签署938万亩粮食作物和5000头奶牛保险协议。
来自中国保监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黑龙江省政府的嘉宾参加了该公司的开业仪式。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周延礼发表讲话表示,阳光公司的开业,填补了我国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将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积累有益的经验。
信保资产三年翻番
本报讯成立三年,资产翻番有余。在1月10日召开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上,总经理唐若昕表示,公司实力已经大大增强,资产总额由2001年的29.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7.1亿元。
唐若昕说,中国信保成立三年来在国务院、保监会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员工的艰苦创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业务规模已由2001年的21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33亿美元;公司成立三年累计支持的出口额达到200亿美元以上,超过公司成立之前十几年的总和;业务收入由2001年的5.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20亿元以上;出口信用保险对一般贸易的支持率由1%上升到5.6%;同时,公司实力也大大增强,资产总额由2001年的29.6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67.1亿元。
他透露,公司成立三年来,出口信用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在支持外经贸发展、推进国家外交战略、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唐若昕提出,全公司要继续坚持尽快做大做强的目标,全力推动业务的快速发展。2005年,公司的业务目标确定为承保额200亿美元。公司要建立起中长期和投资业务的信息、技术政策支持体系,推进精细化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实现公司稳健经营;2006年,公司的业务规模要达到300亿美元;至2007年,公司的业务规模要达到400亿美元。他要求公司全员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开拓创新,续写信保辉煌。
企业年金与养老金
海外培训项目启动
本报讯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年金与养老金海外培训项目正式在北京启动。来自中国内地各主要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与基金管理公司的高级基金经理和研究开发人员一行26人已于近日前往英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有关欧洲和英国的年金与养老金理论和实务强化培训。本次中国企业年金和养老金海外培训团由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世界银行、英国标准人寿集团及其合资企业恒安标准人寿保险公司等赞助,是中国内地为培养国内顶尖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和研发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保障需求。
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司司长、现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资金运用监管部主任孙建勇表示:“随着中国全面放开WTO的保护期,中国急需一批具有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水准的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管理与研究开发人才。我们采用多方位的教育和培训途径培养中国本土人才,而把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的人员带到成熟发达的国际环境及业已成功的养老金年金等专业保险公司进行全方位培训和实习,更是十分有效的人才发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