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宏观调控的拉动下,2004年的消费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是,一些专家认为,投资过热而消费平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协调现象,甚至形成强烈反差。如果放松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反弹。但如果继续实行过紧的政策,则可能对地方经济和民营企业以及对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造成一些困难。这是2005年宏观调控中的难点之一。 信贷紧缩压下来的项目,却被体外资金保住了,而且很难监测和监管。如果这些资金最后出现“呆坏账”,可能带来社会不安定因素和金融风险。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影响宏观调控的一个不利因素。在银行系统存款增长缓慢的情况下,应警惕可能产生的资金体外循环倾向。 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解决不了体制问题和结构问题。以往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调控前,各地争先恐后地上项目;调控中,政府要重点保国有企业;调控后,不良资产达到高峰。如果不通过改革,削减政府的投资建设职能,单纯的政策调节很可能是逆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