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四大国有保险公司掌门人之一———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超,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保集团第一个五年战略规划即将完成,公司相关金融服务与保险服务相互融合,互为促进,良性循环,实现了有效益的快速发展。
2000年1月初,杨超接过了中保前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宪章手中的权杖。上任伊始,杨超明确 提出:“我们一定要回来,全面恢复内地保险业务,这是中保在海外苦心经营五十多年所梦寐以求的。”2001年11月和12月,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相继经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批准,在深圳和上海复业,解决了中保发展的后劲,也给中保未来发展带来了非常壮观的前景。
复业3年来,作为中保集团“海归”之旅的先锋部队,太平人寿、太平保险各自取得不俗的业绩:太平人寿实现了业务翻一番的发展速度,太平保险实现了保费收入8.7亿港元;两家机构都已基本完成了全国机构布局,并于2004年底完成了新一轮增资———太平保险的资本金从5亿元增加到10亿元,太平人寿从15亿元增加到23.3亿元。
不调低发展速度
记者:2004年中国保险业整体保费增幅趋缓,一些公司下调了未来一年业务发展目标,中保集团是否有计划调整旗下两家企业———太平人寿和太平保险的发展速度?
杨超:我们通过总结集团一年来的工作,审视几年来的发展道路,感觉中保集团业务发展不存在回归和转型的问题。我们无论是海外机构,还是2001年底复业的两家公司,在发展中一直遵循着“有效益的快速发展、有速度的良性循环、低成本的扩张、高效益的规模”的发展思路,没有走弯路,所以现在不存在回归和转型的问题,也不存在要降低发展速度的问题。2005年,我们的经营目标还是要加快发展。踏踏实实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