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国事保险要文
收购大众保险中国人寿挺进财险领域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本报记者李雁争报道 中国人寿可能收购上海的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传闻昨日得到进一步证实。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此举是中国人寿进军财险业务的关键一步。但是,大众保险并不是中国人寿唯一的选择。中国人寿自己“生孩子”成本太高中国人寿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人寿是上市公司,有关消息披露要经过一定程序。”大众保险相关负责人则没有直接否认此事,但是拒绝透露更多信息。
某内部人士称,此事确在进行之中,目前具体收购方案尚不清晰。一种方案是,中国人寿出资2亿多元,受让大众保险现有股东至少50%的股份。另一种方案,则是中国人寿对大众保险的收购与增资同时进行,具体做法是:中国人寿向大众保险注资5.8亿元,收购完成后,大众保险注册资本总共为10亿元,其中中国人寿控股58%。目前,大众保险注册资本4.2亿元,主要经营财产损失险。
中国人寿寻求财险业务已非一日。本月7日,中国人寿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超,携公司高管在北京首次集体亮相时坦言:摆在他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正确地带领中国人寿向金融控股集团的方向发展。
人寿一直是中国保险业中的“老大”。但是顾名思义,该公司尚未拓展除寿险外的更多领域。而与此同时,行业中的第二大巨头中国平安,其金融集团的框架已经初具规模。竞争对手的发展潜力已经逼近中国人寿。
杨超曾公开承认:中国人寿对设立养老金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有兴趣。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则认为:像中国人寿这样的顶级国企,自己组建财险公司,会给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今年年初,中国人保集团成立健康险公司。截止到8月,共收保费100多万,这样的收入和集团品牌形象极不相配。“保险巨头自己‘生孩子’很难避免这样的风险。”而通过收购的方式重组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傍大款”
是大众保险的生存需要而大众保险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中国人寿的视线。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以财产损失保险为主的股份制保险公司。由沪、浙、苏三地23家大中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筹股参股组成,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亿元,总部设在上海。
该公司的行事向来低调,甚至没有公开股东的详细信息。但是有传言说,该公司和上海大众汽车颇有渊源。因此在车险领域内,该公司一直表现出众。
这位业内人士同时透露:“在和中国人寿的‘恋爱’中,大众保险还处于弱势地位。”
根本原因是实力悬殊。大众还只是个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长江三角洲流域。受到资本金不足的挟制,公司的扩张冲动一直得不到满足。
此外,由于1998年与德国安联保险集团一次错误的联姻,使大众从此背上了巨额亏损的包袱。
1999年以来,双方的合资公司———安联大众连亏6年,以致2004年,大众保险亏损达5000万元。
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前中国保监会出台了《关于征求保险公司财产保险以及短期人身险业务最低偿付能力额度修订标准意见的函》。新偿负标准将保险公司的生存门槛提高了50倍。
如果傍上了中国人寿这个“大款”,对大众无疑意味着绝处逢生。
“与其他几个竞争者相比,大众的优势只是负面报道少一些。”这位内部人士说。

 上篇文章: 中国日益严重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警戒线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 中国人寿收购大众保险倒计时
  • 面对高额成本 中人寿决定放弃收购大众
  • 中国人寿冲刺产险 或收购大众保险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