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国事保险要文
中银保险总裁:我们一直争取国民身份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近日,深圳招商银行大厦,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李早航与招商银行总行副行长李浩一同出现。而促使这两大内地商业银行高层会面的理由是,招商银行代理中银保险有限公司(下简称“中银保险”)进出口货运险业务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李早航的另一身份是中银保险的董事长。

  借此场合,中银保险总裁祁泽瑞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细述了中银保险的前前后后。

  迂回

  2001年,中银香港(资讯 行情 论坛)(控股)有限公司(2388.HK,中国银行控股子公司)上市。上市前夜,中国银行在港资产纷纷调整股权结构。中银保也在其列,并最终成为中国银行直接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同年12月17日,中银保集团深圳代表处升级为深圳分公司。

  2004年中银保开始酝酿将深圳分公司再度升格为子公司。是年2月,担负“分改子”使命的筹备组空降深圳。

  中银保险现任总裁祁泽瑞便是当时筹备组的负责人。祁泽瑞出身中行系统,早在1984年便进入中行,历任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与安徽省分行行长。

  筹备组的另外两个成员是原中国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徐辰与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在香港注册的全资附属子公司,从事实业投资及其他业务)副总经理李波。

  2004年5月8日,筹备组将深圳分公司的经营情况与筹备构思向总行进行了汇报。在这次会议的纪要中,祁泽瑞第一次看到“将保险作为集团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字样。“那次的会议确立了保险在集团中的地位。”祁后来回忆。

  2005年1月5日,中银保深圳分公司从国家工商总局拿到改制成立子公司的牌照。

  银保背靠中行

  中国银行对中银保险的“扶持”,早在2004年下半年就已大规模开始。不过,这一次是股东业务的自有采购。中国银行境内各分支机构的自有财产保险纷纷转向中银保险。据祁泽瑞透露,来自股东方关联采购的保费收入,在该公司2004年5623.54万元的保费收入中,占比已高达六成。

  “之前,我们在市场上是有银行背景的保险公司,而现在,我们要做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祁泽瑞透露,现在中银保险已将银行保险定位为主渠道,2005年上半年的新增保费收入中,来自银行渠道的保费收入占40%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中国银行旗下网点。目前,这一比例还在提高中。

  该人士透露,就中国银行的渠道而言,中国平安(资讯 行情

  论坛)(2318.HK)为了争取在网点和销售品种上获得较深合作,甚至不惜将年前香港上市的主承销商交给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银行在香港注册的全资附属子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

  据祁的介绍,中银保险目前业务发展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水险领域。早在子公司成立前的2004年下半年,中银保险的水险部门就已成立。

  祁表示,水险业务流程相对固定,通过与银行国际结算系统的对接,可以采用在线核保、远程出单的模式操作,而不必单设分支机构。这可以绕开目前中银保险经营的地域限制。

  更为重要是,作为主渠道的中国银行在国际结算上有传统优势,2005年预计结算金额高达3500亿-4000亿美元。

  其次,在于大型商业保单。目前中银保险的大型商业保单已经参与“亚太六号”国际通讯卫星、天津地铁等项目的承保,并于今年9月初,加入中国核保险共同体,成为其中唯一一家外资保险公司。

  争取“太平模式”

  曾几何时,太平保险从香港回归内地。以复业的名义,合法获得中资外衣,绕过地域限制,分支机构迅速开遍南北。

  中银保险却不再有这样幸运,尽管据祁泽瑞透露,中银保险一直在向保监会争取“国民身份”,却迟迟未获准。

  中国银行旗下保险的另一部分——中银人寿,未来回归内地之路将可能更为复杂。按照《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对设立外资保险公司的要求,“经营保险业务30年以上;在中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50亿美元”缺一不可。

  “仅仅经营年限一项,中银人寿就达不到要求。”中国银行一高层表示,“中银保险能成功进入,是在该条例出台之前。”

  该高层认为,中银保险、中银人寿与太平保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的母公司中保国际(资讯 行情

  论坛)本身系保险系企业,而中银保险身上深刻的银行系烙印是其难以获准中资身份的主要原因。“《商业银行法》和有关分业经营的一系列法规是中银保险难越的坎。”

 上篇文章: 国企:规模最大 效益与效率最低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 中银保险酝酿进入四川省市场
  • 经营交强险获批 中银保险变身内资
  • 欲"染指"交强险 中银保险悄然变身内资
  • 外资保险不得经营交强险 中银保险意图“变身”中资
  • 中银保险设立第三家分公司
  • 银行系保险力量初显 中银保险“三点布局”开篇
  • 银行系亮剑 中银保险"三点布局"开篇
  • 中银保险公司扩张内地市场
  • 从股东转向集团客户 中银保险创新型银保
  • 中银保险南京分公司开业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