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投资分红险就已流行,对于很多不相信或暂不想考虑养老问题的年轻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我就是在一位做保险的朋友的推荐下,向他友情购买了一份分红险,说是友情购买,主要是出于对他的保险事业的支持。
那份保险,当初没有去做详细了解,只记得朋友说收益非常可观,年缴保费一共是3000多元,除了每年可参加分红之外(印像中朋友的许诺说是有几百元,可以抵扣次年保险费),还可以每五年一次性返还已缴费总额的大概5%的生存金,缴费到期之后这些钱还可以一次性支付给被保险人,这份保险还包括了意外身故保险、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补助什么的不少东东,总之听起来非常诱人。
可是几年过去了,每年的保费一分不少照交,却没见有什么分红,因为懒得去看那些繁琐的条文,加上对朋友的信任,这一拖也就到了第五个年头。最近,因为考虑到要买其他的保险,才去问朋友分红的事,大概那位朋友业务比较繁忙,已经不记得他曾经的一些许诺了,催问得紧了,才回复说保险收益要满五年才能支取,一共是300多元。心里一算,这个回报好像和定期存款差不了多少。总之,到这时候,把保险单翻出来看了看,这才发现这份保险其实并不能给我带来什么保障。
先说分红,既然这几年一直被要求照交保费,那就表明这个险至今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分红,而保险条款也并没有保证说每年一定有分红,只是说客户可以分享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根据公司盈利情况获得分红。而事实上,保险公司每年的红利分配要根据业务的实际经营状况来确定,年度分红率的高低还受到费用实际支出情况、死亡实际发生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保险公司的每年红利分配还必须符合各项监管法规的要求,并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并不能保证年年都能分红。而那位做保险的朋友当初向我所描述的红利状况仅仅是一个假设,根本不能代表该产品派发红利的实际水平。
另外就是附加的意外险和医疗险,对意外事故的认定、各项重大疾病以及住院要求的条件之苛刻会让你觉得即便你发生了意外、得了病,也很难拿到这份钱,另外,其要求所有单据必须是原始凭证,而我们在单位里大都还买了如医疗保险类,这就提醒我们有些险你是不可能获得重复理赔的。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进入2006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将迎来一片艳阳天,股市、债市都将有较好的表现,而随着保险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对境外投资基金的相关限制的松动,投资型保险的收益将可能获得较大提高。而在保险公司的宣传中,各种投资理财险种的宣传也一浪高过一浪。
这时候,对欲购买保险的消费者来说,必须认清的一点就是: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而一些投资类保险所特有的投资或分红只是其附带功能,并且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共存的。据了解,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投资类保险产品主要有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保险、万能保险三种。而无论是哪一种险,由于受到利率的限制,年收益似乎均没能超过5%。
以本人投保分红险的经历来看,期望靠“买保险发财”是非常不现实的一种选择,等明白过来这种产品根本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已经落入了一个“持有也不是,退保也不是”的两难境地。事实上,早就有专家告诫,投资型产品更适合有稳定收入来源、短期内无大额消费计划的人,而低收入的市民还应选纯保障型的产品。此外,消费者在银行也完全可以买到不错的理财产品,并不需要到保险公司购买理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