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在明年1月1日正式停售的返还型健康险,最近开始上演“最后的疯狂”,众多市民纷纷赶在停售前抢购,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有的公司涨幅甚至高达一倍以上。但有保险专家提醒,市民最好冷静分析自己的保险需求而再决定是否投保,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抢购,以免投保后将来后悔遭受更大损失。
“返还型健康险今年年底就要停售了,以后市场上再也没有这类产品了,你要投保就趁早啊。”“我们公司的返还型健康险都卖疯了,你也考虑一下吧。”近日,本报记者不断接到不同保险公司代理人的营销电话。
9月1日起实行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健康保险将取消理财功能,只保健康,不再返还,从而引发了市场上对返还型健康险的抢购。
据了解,新华人寿的一款返还型健康险,“截至目前,本月保费收入已占到70%,而以前这一比例一般在30%左右,涨幅高达一倍多。”而记者从友邦保险广东省分公司也了解到,该公司的返还型健康险也将于本月30日停售。据悉,这款返还型健康险本月销量也猛增,保费占比从原来的33%上升到50%,近几天更是达到了60%。而中国人寿广东省分公司本月的健康险业务也比原来上升了26%。
“返本”是最大卖点
业内人士分析,返还型健康险之所以受到投保人的抢购,不排除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在这个阶段加大了营销力度,但更主要的是该险种具有“有病赔钱,无病还本”的理财功能,“这一险种的特点在相当程度上迎合了大多数有着储蓄习惯的国人的心理,而纯保障的消费型健康险,如果不出险,投保人就感觉自己的钱打了水漂,不划算。”
据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健康险中有40%左右都是返还型健康险,这也意味着,返还型健康险退市对健康险市场冲击还是不可小觑的。
并非所有该险种都停售
记者在昨天采访中获悉,并不是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所有具有返还功能的健康险都会停售,个别保险公司的此类产品因其当初报备时,是以“寿险”的名义报备的,因此得到了保监会的“特赦”,暂不停售。
如某保险公司的两款具有返还功能的健康险,仅在广东,每年的保费收入就有8亿多,“考虑到停售对市场影响太大,保监会同意不停售。”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在当初保监会叫停健康险的“分红”功能时,不少保险公司已推出了返还型健康险的替代产品,即一款定期或终身寿险主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主险具有返本的功能,而附加的重疾险则属纯消费型的,这类产品也不在停售之列。
专家提醒
盲目跟风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