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业全面开放大限的来临,外资保险的竞争优势正日益显露。在这种情况下,中资保险公司开始加快抢滩步伐,而成都成为内资公司全面抢滩的重点阵地。记者昨日获悉,近期成都又悄然增加了3家正在筹备或刚刚开业的纯内资保险公司,加上已经或准备开门纳客的合资公司——中宏人寿、中德安联,目前四川的省级保险机构已经突破30家,居全国第五。
成都成为抢滩重点城市
记者获悉,这3家内资保险公司,均有着深厚的股东背景。已经悄然在蓉开业的阳光产险,其战略投资者包括了中国铝业、中外运、粤电力等强势背景的大型国企集团,各家参股投资额高达2亿元,使得阳光产险的注册资金高达11亿元。国民人寿则充满了IT背景:发起企业前两家就是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和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据悉,国民人寿四川分公司的筹备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本周内有望开门纳客。另外,国内第一家全国性专业汽车保险公司——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失时机地进驻成都这一拥有庞大机动车数量的城市,并且已悄无声息地开始在成都市场经营机动车辆(通用)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和按揭车辆全车盗抢险。
与此同时,外资的抢滩步伐也在加快,今年就有加拿大宏利人寿借中宏人寿、德国安联保险集团借中德安联进入成都市场。随着政策开放带来的外资保险公司受限的减少,内资保险公司无疑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四川保险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不过,正在筹备中的国民人寿四川分公司负责人周贤均却认为,目前也正是内资保险公司发展的最佳时机——“国十条”放宽了资本的投资渠道,这给了内资保险公司一个发展的良机,可通过上市融资来增加资本。在这一轮巨大的发展机遇下,保险机构都想成为全国性的公司,成都自然成为各家公司抢滩的重点城市。
国民人寿虽然刚刚成立不到一年,已经计划在包括成都在内的10个城市建立10家分公司,明年在包括四川在内的地区成立30家中心支公司。周贤均透露,与保险公司按城市布点的传统作法不同,他们将按照业务发展状况,把四川划分三大中心区域,进行稳步扩张。
业内认为,在目前机遇与竞争压力并存的情况下,四川保险业将迎来市场格局的一轮重新划分。究竟新的竞争格局如何,待今年新进入的5家保险公司进入平稳阶段后,就会显现出来。
相关数据
我省保费今年将破200亿
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保险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至11月初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长32.17%;全年四川保费收入增速全国排名第二位,预计年底前保费收入将突破200亿大关。据悉,这将是继2002年四川省保费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后第二次历史性的飞跃。
四川保监局透露,今年前9个月四川省保险业共向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65万亿元,同比增长19.86%。累计支付各类赔付40.96亿元,同比增长22%。全省保险业上缴各项税收3.11亿元,同比增长28.55%。
新闻链接
华夏联手泰康人寿 首次代理银保产品
记者昨日获悉,即日起,华夏银行(5.15,0.32,6.63%)成都分行将开始代理泰康人寿的银保产品,并在资金结算、电子商务、银行卡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据悉,这是华夏银行继基金、本行理财产品后,首次在成都代理销售银保产品,第一批上柜的包括泰康人寿的可附加防癌功能分红保障计划——千里马B款、万能型终身寿险放心理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