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25港币到20.6港币,国寿三年时间股价上升了468.28%。
2003年12月17日及18日,中国人寿分别在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在香港市场的最初股价为3.625港币,在纽约证交所最初发行价为18.68美元;经过三年不寻常的发展,到2006年12月15日,中国人寿(LFC)在纽约证交所以每份106.22美元报收,而在香港市场则以20.6港币报收。
股价的翻番意味着投资者的认可,意味着中国人寿已经从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发展成为备受成熟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追捧的耀眼之星。
按照人们习惯的市盈率来看中国人寿(2628HK),到上周五收盘时,已达61.62倍。是香港市场投资者疯了,还是我们应该重新看待中国人寿的投资价值?
国寿即将登陆内地证券市场,作为即将成为为数不多的三地上市国有金融大企业,国寿带给投资者的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今天,更是中国经济发展明天的希望。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在总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均创历史新高,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的内含价值为人民币1139.54亿元,较2004年增长26.51%。
通过改制上市,巨额资金的引入,使中国人寿的偿付能力显著增强,公司内在的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最可贵的是,经过三年的上市磨砺,中国人寿已经实现了从一个老牌国企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跨越发展,建立了真正意义上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全同时满足三地市场的监管要求,而独立董事已占到董事会成员的一半以上。
在发展思路上,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非常明晰:把公司真正建设成为“管治先进、制度健全、内控严密、技术领先、队伍一流、服务优良、品牌杰出”的国际一流寿险公司。
相对三年前的3.625港币,三年后国内投资者自然是高位接盘中国保险第一股;但展望未来,国人仍然将享受中国人寿跨越式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芬芳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