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副部长王军透露 中国劳动保障报讯 在1月13日召开的劳动保障工作座谈会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增加投入、强化管理、健全机制、深化改革,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加快改革与发展。财政社会保障投入持续增加。1998年到2005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经费年支出由598亿元增长到3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9.4%;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从5.5%增长到11%。 王军介绍说,全国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年补助支出从22亿元增长至600多亿元,增长了26倍,8年累计补助支出达3000多亿元;中央财政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年补助支出从20亿元增长至545亿元,增长了26倍多,8年累计补助支出2826亿元。确保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03-2005年,中央财政在每年保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00亿元规模不变的基础上,3年共安排再就业资金239亿元,地方财政也相应安排了资金。中央财政职教专款规模从2000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6亿元,并从1999年起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等项目。与此同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状况逐年好转,基金自求平衡能力进一步增强。 王军说,今年财政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线,就是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三个文件及相关配套文件精神。他要求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认真领会国务院文件确定的方针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落实,做到工作责任到位,政策落实到位,资金投入到位和措施保障到位,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按照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努力建立以人为本的财政支出体系,继续大力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和压缩一般性开支,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同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所需资金。为进一步支持各地做好就业再就业和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工作,中央财政将继续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给予适当补助。今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规模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央就业再就业资金的分配同地方就业再就业工作、财政投入等情况挂钩的原则不会变。地方各级财政要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就业再就业资金、职业教育资金和基本养老保险缺口补助、做实个人账户等社会保障资金,特别是省级财政要切实承担起主要责任,落实省级负责制。另外,各级财政部门还要及时足额拨付资金,决不能因为资金拨付不到位而影响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