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保险热门话题
被保险人为何变成陌生人
作者:不详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年近七旬老人到银行买保险:被保险人为何变成陌生人

  2月15日,笔者到银行存款,遇到了一件奇怪的退保事件:年近七旬的黄先生(化名)几天前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不料,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回家后发现被保险人一栏填写的居然为一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的名字。

  而根据《保险法》规定,投保人只能为自己本人、本人的直系亲属,或者存在抚养、赡养关系的近亲属等有保险利益关系的人才可投保。这倒底是怎么回事?这家公司为什么会为黄先生完成给陌生人的投保?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投保经过扑朔迷离

  据了解,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6年二2月初,黄先生来到某银行虹口区的一个网点存款,遇到一位“热心”的“银行”员工,向他推荐一款叫做“千里马”银行保险。老人凭着对银行的一贯信任,爽快地缴清保费。他满以为在热心的“银行”员工的服务下,自己在得到保险保障的同时,多年的积蓄也许还能够有一定的投资回报。

  多天后,黄先生在填写保险回单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年龄已经超过了该保险对被保险人的规定;更让他吃惊的是,他竟然发现被保险人居然不是自己,而是一位从未听闻的陌生人。这一下惊出了黄先生一身冷汗,明明买保险办手续时交给“银行”员工的是自己的身份证,怎么被保险人却成了他人呢?一阵忐忑之后,他开始怀疑:是不是“银行”员工动了手脚,骗了自己?

  第二天,也就是2月15日,感到被骗的老黄先生匆匆赶到投保所在银行,要求退保。但他却没有找到当天的那位热心的“银行”员工,而由另一位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小姐接待了他。根据小姐的解释,造成被保险人填错,可能是那天填单时没有看清楚,也可能是出单时打错了名字。所幸的是,在事实面前,这位小姐最终还是答应为黄老先生办理退保手续。

  正在这时,在银行办事的笔者看到,在这位反复声称自己是银行员工的业务员小姐胸前,竟然还挂着某保险公司银行保险部客户经理的吊牌工作证。耳闻目睹了前后经过,笔者也很好奇:被保险人为什么成了陌生人?难道银行的员工还能在保险公司兼职?于是,笔者便向此保险公司进行举报。

  处理投诉遮遮掩掩

  接到举报,保险公司反应很快,公司分管银行保险的一位副总经理很快赶到银行,并很快就回复已经离开银行的笔者说:“查无此事。”听到这样的结论,笔者迅速重新回到银行,当场对质。当时在场目睹事件经过的一些市民也纷纷站出来,帮助笔者举证本人举报的都是事实。面对市民的当面对质,那位副总和业务员小姐开始支吾起来,试图回避人们的话题。尤其在笔者问及,为什么投保人黄老先生年龄已经超过保险要求还让他投保?为何黄老先生的保单上被保险人怎么变成了陌生人?这位先前还言词凿凿的副总经理,面对责问全都无法回答,只得表示需要仔细调查后才能予以答复。

  然而,遗憾的是,在此后几天里,笔者多次试图联系这家保险公司相关人士,寻求对以上问题的解答,但都遭到推托、拒绝。这家公司办公室一负责人表示,当时有关领导在询问业务员后,希望低调处理矛盾纠纷。由于负责调查此事的是领导,具体处理方式是否妥当,做下属的不便过问,想来领导总有自己的想法的。

  公司对举报的这番做作和托词,不禁让笔者联想到另一事例。不久前,本市另一家在银行保险经营上颇有建树的中型寿险公司,在银保产品销售过程中,也发生过类似的欺骗消费者的事件。东窗事发后,公司的负责人同样不能正确对待,既不考虑好好补偿客户受损的利益,又想方设法遮掩丑闻,根本不考虑他们的这些做法实属不诚信行为,会严重损害保险公司的声誉和形象。由此看来,类似的问题,在行业内并非独此一家,值得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银保陷入诚信危机

  在过去几年中,保险公司借助银行网点多的优势,兼业代理销售保险产品,似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近年来,来自银保的保费年度收入在寿险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便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好事中难免存在诸多不足,其中特别引人关注的便是在银行保险销售过程中,营销员的不诚信问题蔓延乃至变得严重起来。

  据知情人士透露,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通常会委派营销员常驻在银行,销售保险产品。面对业绩指标的追求和中间费用的驱使,银行和一些保险公司对于营销员采取何种方式在卖保单,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很少过问。在缺乏有效的监督之下,违规销售和诚信缺失的行为如同病毒,很快就感染了银保领域,并迅速蔓延开来。于是,假冒银行职员身份者有之,私自挪用保费者有之,夸大投资功能、诱人投保者也有之。而这种种不诚信问题,自然让不少市民对保险(有时连银行也被株连)产生了信任危机。

  银保,银保,其实,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为了实现双赢,都应既重视银保销售业绩,又注重诚信管理,维护好消费者的利益,这才是正确的长久发展之计。

  编后

  本刊今天刊发了"被保险人为何变成陌生人"的报道,再次涉及到保险业的诚信问题。

  银行和保险,作为品牌行业,本应是社会公众最信任、最依赖的行业。大多数在银行购买保险的顾客,并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了解自己的保障和投资理财需求,而是因为他们相信银行的信誉和保险的专业保障。可如今,银保却开始与不诚信相伴,产生了诚信危机。诚信问题的产生,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利润丧失后的过错认识和行为。近几年,随着有的银行不断抬高手续费,曾被看作是保险新大陆的银保市场,因保险公司的利润大幅减少,已然被一些保险公司视为鸡肋。寻求新对策,扩大销售,增加保费收入,成了多数保险公司的当务之急。然而,因为认识和行为上的缺陷,有的保险公司无视个别营销员诚信的缺失,居然听任其用不正当行为去拉客户、卖保险,结果,销售无法扩大,名声反遭损害,这实在是得不偿失。试想,长此以往,一旦信任之墙坍塌,银保销售怎能取信于民,整个市场又怎会再创繁荣?

  令人担忧的不仅这些。诚信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保险公司领导者的重视,才是最大的隐忧。有些保险公司得知银保销售中的不诚信行为,其领导不是以维护形象、维护行业发展的态度及时严肃查处,而是千方百计遮掩、推托,甚至反诬举报者和投诉人。说到底,这些领导者的言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个别营销员在保险销售中的不诚信行为更可怕,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保险公司乃至整个行业形象和信誉的衰败,因而也就更值得人们重视。但愿本刊今天的报道能起到足够的警示作用,有关方面和相关人士能知错即改,从此以诚信为重,以诚信推进保险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上篇文章: 房贷险可以当作家庭财产险使用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 二手车买卖真空地带保险不赔 被保险人要及时变更
  • 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成为独董职责
  • 韶关:想指定保险受益人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   被保险人虽然曾患癌症,但体检合格并参保。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公司却以被保险人投保时故意隐瞒病史为由,拒付保险金。7月10日,山东省莒南县人民法院对这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作出判决,被告中国平安人寿保
  • 被保险人死后竟能“生存退保”
  • 被保险人死因不明 保险公司应否理赔
  • 被保险人获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
  • 被保险人故意致残 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
  • 被保险人的特征与确定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