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处着眼,指的是要了解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尤其是过去的投资收益情况。
养老保险是一种典型的储蓄增值保险,从投保到领取,往往有很长的时间跨度。要确保长期能有稳定良好的收益,保险公司本身的投资收益率是不可回避的衡量要素。就眼下养老保险市场看,主要有定额给付和非定额给付两种。非定额给付的养老保险在设定最低收益基础上,将按照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最后的收益。因此,保险公司的整体投资收益将直接影响到养老险的回报率。定额给付的养老金虽然会事先在合同中确定将来领取的额度,但其中大部分带有分红功能,还是会与公司的投资情况密不可分。如同土壤影响种子成长,公司经营和收益将深刻地影响其养老产品。目前,各公司均按期发布每年的投资收益,消费者可以通过其公司网站、刊物及公众媒体等渠道,及时予以了解。由于分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公司投资收益的情况,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在投保养老产品前,可以向已经投保相同险种的人了解真实的分红情况。
小处着手,便是要仔细留意产品的条款细则,主要有领款方式、年龄选择以及养老金给付额度规定等等。
鉴于养老险领取时间跨度大,领款方式最好能有一定的弹性和更改余地。如果在领取期间有突发事件,消费者可以通过领取方式的改变获得应急资金以解燃眉之急。而开始领取年龄的选择同样不可忽略,太早会削弱投资获益功能,太晚则限制了补充养老的作用。女性55周岁,男性60周岁的领取年龄最为常见,但在养老金并不紧缺的情况下,若能与社保给付适当拉开,形成交叉领取也是不错的选择。
定额和非定额领取的养老险总体上各有利弊。前者确定了给付额度,消费者不必担心出现“亏钱”的局面,但对经济环境变动如通货膨胀的能力较弱。后者参照公司资金运作的具体情况,给付年金数额能调整,却也因此对市场变动非常敏感,对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要求更高。就目前的投资环境和市场销售情况看,定额的养老险略胜一筹。近来随着保险资金运用的松绑,消费者对非定额养老险关注度开始增加。
此外,不少读者来信询问保证领取20年是否就比10年要好。相对前面所列举的几个方面,保证领取10年、20年的区别反倒没有许多消费者所想得那么重要。因为保证领取时间虽然不同,但是险种设计时保费和保证领取两者间存在一定比例和平衡,两者之间差别有限。消费者只要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做相应选择就可以。
本周刊在此列出衡量养老保险的几个要素,并非让消费者去比较各个养老险产品孰优孰劣,而是为选择养老险产品提供一个参照。保险业有句行话“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对此,希望广大客户能有充分的认识。
那么如何找出和自己最“和衬”的养老险呢?下期的疑难解答将从年龄、收入,以及家庭组成情况等各方面做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