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保险市场动态
中国奶业协会呼吁:积极推进奶牛保险试点 保障奶业健康持续发展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保险报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呼吁,要积极推进奶牛保险试点,以保障我国奶业健康持续发展。

  奶牛饲养风险大。据调查,当前养奶牛的主要风险是疾病、伤残、投毒、猝死等,奶牛损失的概率一般为2%—4%。由于防疫难,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就要按规定进行捕杀,导致出现高风险。加之奶牛投资回收的周期长,使奶农对风险更难承受。

  因此,建立奶牛保险制度,对于解除奶农养牛的后顾之忧,保护奶农养牛的积极性,保障奶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实践证明,奶牛饲养业是最需要而且也是宜于实施保险的产业,奶业发达国家都采取严密的保障措施保护奶农的利益和奶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如日本,由农协发展的各级农业共济协同组合(保险)联合会,建立50多年来,为保障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刘成果委员认为,我国开展奶牛保险已具备基本条件:一是《农业法》和中央文件已有相关的规定,为开展奶牛保险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奶牛养殖和奶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产业化规模,全国奶牛存栏分布较集中,主要在北方地区,已形成发展奶牛保险事业的市场;三是农民养牛积极性高涨,风险意识增强,迫切需要开展奶牛保险,而且有一定的保险费承受能力。目前,农民养一头奶牛年收入约2000元;四是政府重视奶业的发展,把奶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来抓,迫切希望借助农业保险经济手段来防范奶牛养殖风险和实现对奶业的支持。

  当前,发展奶牛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商业性保险的保费高,使奶农难以承受,政策性保险的配套措施不明确,影响投保的积极性。奶牛养殖保险风险系数高,保险公司怕亏损,故而发展奶牛保险的积极性也不高,致使奶牛保险事业迟迟发展不起来。

  为了保护奶农养牛和投保的积极性,调动保险公司发展奶牛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保证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刘成果委员建议:

  一、财政补贴,实行政策性保险。《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和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互助合作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2004年的中央1号文件指出:“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选择部分产品、部分地区率先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参加种养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奶牛保险属政策性业务,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对参加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引导和推进奶牛保险事业的发展。

  二、提高认识,密切合作。奶牛保险涉及面广,政策性、技术性强。如奶牛保险体系建设与管理;承保前对奶牛进行检测、品种登记,承保后提供良种繁育、防疫接种、饲养管理技术服务;发生险内牛只死亡进行技术鉴定、索赔等。因此,保险、畜牧、金融和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必须密切配合,以保证奶牛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扩大试点,加强推广。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应组织地方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公司,进一步扩大对奶牛主产省区的奶牛保险试点,总结奶牛保险运作模式、配套政策和管理经验,并加大推广力度,以加速奶牛保险制度建设的步伐,为我国奶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上篇文章: 分歧由商界上升至政界 纽约世贸重建谈判破裂

  下篇文章:保险资金获批准投资银行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