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自治区警方介绍,这55名被困游客,共分4批进入库布齐沙漠。
首批呼救的是13名来自天津大学的学生,他们于4月29日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齐沙漠进行探险活动。
为了这次探险,这批学生探险队员查询了网上的有关资料,带了所需的物品。他们把这次沙漠探险活动定位为“挑战
自我,挑战大自然”。
4月30日17时,这支天津大学学生探险队在没有当地向导带领的情况下,开始徒步向库布齐沙漠腹地进发。走了3个多小时后,在沙漠中安营扎寨。5月1日清晨5时,他们又踏上了旅程。然而,临近中午时,气温越来越高,沙漠地表温度达到了六七十摄氏度。
为了躲避灼热的阳光,学生们搭起了帐篷,等待气温降低。17时许,学生们感到温度略有降低,又开始前行。仅仅走了1个多小时,队员们就感到体力不支了。他们开始减负,扔掉可以扔掉的装备。但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一名学生昏迷。而他们的食物和水,只能维持到第二天中午。学生们向警方求援。
5月1日20时30分,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指挥中心接到天津市公安局转来的报警电话,正在节日带班的自治区公安厅政治部主任杨小平立即部署鄂尔多斯市公安局组织营救。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公安局组织了一支由11名警察组成的营救小分队,由公安局纪检书记额尔定达来带领,分乘两辆警车向大漠深处进发,开始了救援行动。
由于今年以来库布齐沙漠一带没有降雨,整个沙漠异常干燥,加上烈日暴晒,警方救援小分队行动十分艰难。根据卫星定位系统的测定,学生们被困的方位大约在:北纬40度33分,东经108度29分。就在车辆行驶到距学生被困地点20公里的地方,由于沙丘起伏太大,松软下陷,车辆无法前行,救援小分队只能停下车徒步向被困的学生靠近。
沙漠中的1公里和普通的1公里根本无法相比,20公里的路程,救援队走了十几个小时,直到5月2日中午11时才遇到3位体力较好的学生,而此时,又到了沙漠最酷热的时间。由于长时间的徒步行进,救援小分队的民警找到学生们时,自身的体力也严重透支,随身携带的给养消耗殆尽。这时,警方派出的第二批救援小分队出发,向学生们靠近。
为了被困的大学生,民警们克服一切困难,经过32小时的连续奋战,终于在5月3日5时50分,将被困于沙漠腹地的13名天津大学学生营救出库布齐沙漠。
“羚羊队”“棉袄队”
“单飞队”被困沙海
“我们迷路了,搞不清所处的方位。”就在天津大学学生获救的当日下午16时10分,内蒙古警方又相继接到另外42名北京游客在库布齐沙漠遇险求救报警。20分钟后,北京市公安局110也接到一名男子报警:“我们是北京人,现困在内蒙古的库布齐沙漠,有人有生命危险。”报警者能提供的只有GPS定位仪确定的经纬度。
根据这个线索,内蒙古警方委托专业技术公司,于当日17时10分测算出被困游客所处的确切地点。警方根据被困者所处位置,派出首批10名民警、2辆警车向沙漠进发。
据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指挥中心主任刘海东介绍,这批游客分属3个自助旅游团:“羚羊队”、“棉袄队”和“单飞队”。其中一个队18人,另两个队各12人。
刘海东说,这是一次网上发帖组织的“五一”库布齐沙漠穿越活动,根据发帖的计划显示,整个旅途为1日至7日,路线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七星湖——反穿库布齐——夜鸣沙——包头市,方式是露营+徒步。他说:“‘单飞队’从4月30日晚上从北京乘火车至内蒙古乌拉特前旗。5月1日穿越库布齐沙漠,夜宿七星湖中的大道图。5月2日往东走,3日14时40分左右,在七星湖到夜鸣沙的途中,IBM北京公司27岁的女职员宁倩出现不良反应晕倒,且体温很高,队员们用湿巾纸为其降温,但体温一直未降。
警方接到报警后,杭锦旗公安局纪检委书记额尔定达来又一次带领救援队进入沙漠。据介绍,当时42人分属的三个探险队分别处于沙漠中的不同位置。警方于5月4日凌晨2时,自七星湖方向将第一探险队安全引出。随后,另一队在杭锦旗独贵塔拉环岛附近,被当地派出所干警找到并带出沙漠,两队30人被就近送到乌拉特前旗宾馆。
而“单飞队”女队员宁倩病情危急,尽管队员们在医生的电话指导下,对宁倩不停地做人工呼吸,但等到5月4日凌晨5时救援队带着医生赶到时,宁倩已经脸色苍白,没有了自主呼吸,眼睛也没有对光照的反应。她不幸遇难于沙海。
在5月3日下午北京市公安机关110接到游客的求助信息后,内蒙古警方经过长达22小时的大营救,终于在4日上午10时把41名幸存者营救出库布齐沙漠。
警方告诫:
停止沙漠探险
内蒙古自治区警方发出紧急呼吁:希望所有前往库布齐沙漠旅游探险的人们,停止活动,退出沙漠。
有关人士分析,“五一”假期4个沙漠探险旅游队相继遇险,主要原因:一是沙漠气候环境复杂,普通探险队员对沙漠探险旅游的危险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面积达1.61万平方公里的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面积大、情况复杂、环境恶劣。虽然库布齐沙漠杭锦旗段建设了七星湖、夜明沙两处旅游景区,但至今未开发沙漠探险旅游项目,从未进过沙漠的人,很容易被沙海“呑没”。
二是沙漠探险需要有向导引导,还需要探险队员有良好的体能,而一些探险人员平时缺乏体能锻炼,加上每人背负20多公斤的饮水和食品等物品,在沙漠中长途跋涉,大量消耗体力,很容易引发脱水、中暑等疾病。
警方呼吁,沙漠探险旅游,一定要在旅游部门的安排下进行,要有安全保障,切不可盲目自发组织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