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保险公司缺少QDII的经验专家建议持谨慎态度
保险QDII,一个新的热门词汇,一个正式开始登陆资本市场大舞台、成为QDII阵容中又一主导力量的投资产品,正式进入中国投资者的视线。
据有关人士透露,平安集团和华泰财险已于日前率先拿到投资香港H股、红筹股的批文。这也就意味着保险QDII正式扬帆起航,成为继银行系、基金系以及券商系QDII之后的又一投资品种,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又一个理财工具。
保险QDII放开的消息一出,一时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但在记者与几位股民谈到具体什么是保险QDII,又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投资时,几位股民均表示,只是“知道”,但并不是很了解。而面对银行系QDII、基金QDII以及保险QDII,老百姓该如何选择,在选择保险QDII时,能否给老百姓带来高收益,成为他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其中,股民小陈在与记者闲聊时说,之前听说过银行QDII和基金QDII,想必保险QDII也是类似的产品吧?小陈表示,从她了解的情况来看,保险QDII的放开,就可以多一种投资选择,然后老百姓就可以利用手中的钱,借助保险QDII直接投资到海外资本市场。“但是不知道投资保险QDII的风险大不大,投资收益怎么样。”
闸门正式放开
什么是保险QDII呢?根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办法》中指出,保险QDII就是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品种可以包括:一是货币市场产品,如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与逆回购、货币市场基金等;二是固定收益产品,如银行存款、结构性存款、债券、可转债、债券型基金、证券化产品、信托型产品等;另外还包括股票、股权、股权型产品、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产品。
据最新消息报道,平安集团和华泰财险已于日前拿到投资香港H股、红筹股的批文。至此,银、证、保所属金融行业的银行、基金、券商、信托、保险均有机构获得了QDII资格,其中银行、基金的产品早已出海投资。
其中,据资料显示,银行QDII产品可以直接投资境外股市,目前国内共有19家银行获得QDII资格。银行QDII产品的手续相对比较简单,投资者只需要持身份证,以现金或转账形式,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即可。而基金系QDII,是基金公司开展QDII业务,主要是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不同风险层次的产品,基金QDII产品的门槛较低,适合更为广泛的投资者参与,大部分银行QDII产品认购门槛为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民币,基金QDII产品起点仅为1000元人民币。
早在今年的7月份,中国保监会就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式发布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中明确指出,允许保险机构运用自有外汇或购汇进行境外投资。同时,《办法》规定,保险机构境外投资总额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
但由于被视为保险“出海”指南针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目前尚未出台,因此,到目前为止,真正意义上的保险QDII产品并未在市场“露面”,上述两家保险公司也还未推出面向投资者的QDII产品。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华泰财险、平安保险的这次“出海”获批,就是保监会放行保险QDII的探路之举。
能否后来居上?
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尽管小陈显现出对保险QDII的浓厚兴趣,但问到一旦保险QDII产品正式“露面”,她是否会前去购买时,小陈笑着说:“还是先观望观望吧。”
的确,面对银行系QDII和基金系QDII,保险系QDII毕竟还是QDII行列中的一个新面孔,那么,它能否比前者更具投资魅力,老百姓到底又应该如何选择?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保险QDII产品现在的主要形式就是,在投连险中设置QDII账户,也就是投连险=基金+保障。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保障功能,因此,对于那些希望获得海外投资回报又想降低风险的人士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保险公司有外资背景,对国外市场也比较了解,但由于保险公司在QDII方面的经验还比较缺少,因此,投资者在投资前仍持谨慎的态度较好。
“从短期来看,保险QDII销售比例不会很高,我个人对保险QDII产品的收益也并不特别看好。”市场人士认为,保险QDII终究姓“保”,主要目的仍旧是满足部分投资者的保障需求。而且,与基金QDII相比较而言,保险QDII产品与其几乎相同,保险QDII产品恐怕难以出彩。
但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一位业内人士撰文表示,由于资金性质的特殊,保险资金的出海策略较银行、基金等其它金融机构更为慎重,同时,在新的政策支持下,保险公司将可以在海外投资上有所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