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中心,一直备受中外保险企业青睐。年关将近,上海保险市场又增添了诸多竞争者。
11月16日,国内首家全部由民营资本出资的正德人寿上海分公司高调开业,进驻外滩2号大厦。11月26日,拥有庞大医疗股东背景的国华人寿落户上海。事隔一日,中国人寿财险上海分公司亮相申城。而就在10月份,美国联邦保险上海分公司获得保监会的批复改建为独资子公司;美亚财产保险上海分公司改制成立;中国人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开业;日本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正式挂牌。
缘何青睐上海
据记者观察,短短两个月,上海就增加了6家保险公司。上海保监局的网站上也不得不及时更新统计数字,截至11月29日,上海市场上已经有保险公司87家。
上海保险同业公会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主要源于上海的金融城市魅力,上海目前正在加紧步伐建设现代金融城市,品牌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必将吸引更多的机构落户上海。
但是据记者了解,相比于北京、天津、深圳、重庆等城市大力推广的优惠政策上海并不占优势,仅是浦东出台了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最新财政扶持政策。但是尽管如此,中外险企依旧青睐上海,甚至大部分把总部建立在了上海。
源于上海又回归上海的友邦保险对此也感同身受。友邦保险上海分公司副总裁及业务发展总监涂开元对《华夏时报》记者解释,这主要源于上海在文化教育、经济环境、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上海是开放最早的地方,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人才集中,富于创造思维;而经济持续发展,让人民的收入水平稳定增长,保险意识也会逐渐增强;上海便利的交通可通畅南北,直达腹地。
另外上海活跃的证券市场、发达的进出口贸易都使上海富有磁铁效应吸引保险公司掘金上海市场。
比较亚洲其他市场,虽然上海只有两千多万人口,却有将近90家保险公司,远远高于其他同等发达城市。像台湾有2300多万人口,却只有四五十家保险公司。但是上海人均保险数量却远远低于其他同等城市。这不仅说明上海的保险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也说明大型的金融机构都把上海看做了一个品牌基地,是谋求全国市场的高弹力跳板。
据保监局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1至10月上海市保费收入累计393.33亿元,同比增加56.49亿元,增幅为16.77%。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04.71亿元,同比增加17.20亿元,增幅为19.66%。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88.62亿元,同比增加39.29亿元,增幅为15.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