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职工都有这样的困惑,企业经营状况正常却不给职工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怎么办?记者从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为了规范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我省每年将对参保单位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对于生产经营状况正常却拒不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企业,将给其贴上“无信用单位”标签,实行重点监控,并对其通报和处罚。
我省还将通过检查企业是否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核实应参保的人员和缴费基数等方式,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用工的监督和管理,不断促进和扩大非公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
目前,我省大量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未纳入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截至目前,全省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达到116万人,而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员仅有14万人,占这类应参保人数的12.1%。
据了解,由于私营企业主的认识不到位,职工流动性大、维权意识差,以及在跨统筹地区就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方面还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等原因,造成了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低。
明年,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人数将力争占到应参保人数的50%。对此,针对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拖欠养老保险费,我省将对其欠费情况进行公示,并按程序加收滞纳金,劳动监察部门也将进驻企业进行监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