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业,国美通过控制终端销售渠道,最终改写了家电行业的厂、商对话地位。在保险业,“国美”模式有望复制。总部位于广州的华康金融昨日同时开业广东、湖北、湖南、四川四家省级分公司。华康金融CEO汪振武放出豪言:目标2009年赴美上市!
IDGVC“风投”2500万美元
国内保险中介风起云涌。根据保监会的预测,2010年国内保险中介机构将超过3000家。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入“风险投资”概念的还只有华康一家。“首期投入2500万美元”!IDGVC合伙人杨飞透露。尽管在风险投资领域,成功投资了携程、百度、搜狐、腾讯、金蝶的IDGVC大名鼎鼎,但并无投资金融领域“前科”的IDGVC与华康的联袂出场,仍令不少人感到意外。
为什么涉足金融中介市场?杨飞指出,去年年底,随着入世五年中国金融业保护期的全面结束,大量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这些拥有丰富经营经验、资金、产品开发能力的外资金融机构而言,深入国内各城市的金融渠道显然相对短缺。而金融中介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同时,国内大的金融机构,如各大银行、保险公司等也都开始由先前单一的主营业务经营,如银行主要经营存贷款业务、保险公司单营各种保险等,向综合性金融实体转变,也需要金融中介帮忙分担面向社会大众的营销业务。
而按照保监会相关统计,2006年全国总保费收入5641亿元,其中保险中介渠道(保险代理、保险经纪)保费收入233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4.13%。保监会预测,到2010年中介渠道的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保费收入的10%。
“华康将以每两个月开设一家省级机构的速度迅速扩张,将网络铺向全国。2007年华康全国省级机构将达到10个,保费收入1亿元。两年内,华康将通过自建、控股收购等多种方式进入中国10个省,占所进保险中介市场20%的市场份额。到2009年,华康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汪振武称。据了解,2006年7月成立的华康到目前为止,已经与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中英人寿、美亚保险、安联大众、生命人寿等多家保险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我们看来,未来保险公司将主要关注于产品设计和资产管理;产品销售的功能则由中介公司分离出来。”杨飞指出。“从台湾保险业的经营看,产销分离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2000年,台湾只有2.1%的保费收入来自中介渠道,而到2005年底,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5%-18%。目前,台湾已经有两家中介公司的排名,可以与15大寿险公司相提并论。”中英人寿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吴锡麟指出。
在保险业,中介力量的强大,会不会重演“国美”模式,令保险公司惨被釜底抽薪?对此,吴锡麟指出,保险产品的定价方式不同于大众消费品,各类保险产品不论是条款还是费率均需报保监会批准,因此,中介势力的强大,不会从根本上扰乱保险产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