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研究保险资金投资金融衍生品的可能性
中国保监会23日首次披露了新会计准则下“原保险保费收入”这项保险业的基本统计指标,并表示目前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保监会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包括保险资金参与金融衍生品的可能性。
保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袁力在2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今年一季度,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964.5亿元,同比增长22.7%。截至3月末,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2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709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3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为2.0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了2660亿元。其中,银行存款6344.1亿元,占比31%;债券投资9910.2亿元,占比48.5%;股票投资和证券投资基金3732.6亿元,占比18.3%。
袁力表示,近年来保险业投资收益较高,得益于保监会适时出台投资政策等因素。今年保监会还将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研究适合保险资金特性投资渠道的方式,包括金融机构在内的优质企业股权、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有条件参与金融衍生产品,推动保险资产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
他提醒,投资资本市场会有很好的收益,同时也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保险公司在投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长期投资价值的理念。重点在增加回报的同时要切实防范风险。
袁力还表示,为了扩展保险资金投资范围,分散投资风险,支持效率管理体制的改革,保监会已经起草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目前该办法已经征求了外汇管理有关部门和境内外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的意见,将尽快出台。
袁力透露说,新办法在保险资金的来源、投资范围等方面,较原办法有较大的调整,允许保险机构用人民币购买外汇进行境外投资,投资范围扩大到股票、基金等。为确保境外投资资金的安全和稳健,保监会将加强监管:设立境外投资运作方式各方面的资格条件,从准入环节严格把关;完善监督制度,保证保险资产安全;限定投资成熟市场和高信用等级的金融工具的标准,明确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总比例和单一主体、品种的管理;进一步强化对市场各方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