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获此资格机构已达5家
昨日,保监会正式放行中国平安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其试点本金规模不超过190亿元。至此,可通过人民币利率互换规避利率波动风险的保险机构已达5家。 人民币利率互换(即人民币利率掉期),即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人民币本金交换现金流的行为(通常是一方支付浮动利率,而另外一方支付固定利率)。比如说,负债在利率看涨时,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在利率看跌时,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以此可以规避利率风险。
人民币利率互换自去年2月份开始试点,之前已有四家保险机构获准开展此项业务。其他四家保险机构为人保资产、国寿资产、泰康资产以及友邦中国区资产管理中心。
其中,中国人保已于去年8月29日达成了我国保险业第一笔人民币互换交易。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投资选择、投资表现、负债管理及精算营运都非常重要,但利率风险对保险公司业务表现影响也颇为重大。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公司有大量的固定收益资产,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可以有选择的对冲部分利率风险,更好的实现资产负债匹配。“由于此项业务刚刚获批,具体的交易方案还不成熟,不方便对外透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