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诚信行业”是我省保险监管部门为未来保险行业规划的新蓝图。昨天,安徽保监局局长李迎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和谐安徽”离不开诚信保险的保驾护航,我省将加大监管力度,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为消费者营造诚信的保险消费环境。
诚信建设是我省保险监管部门近年来的核心工作之一。2005年,省保监局率先实行了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2006年,此项制度在全行业推广。省内各大保险、公司积极响应,每月按时公布接待时间和地点,公司主要负责人接待来访群众,听取投诉。今年以来,保监局进一步实行“带案下访”制度,由保监局负责人下基层,直接协调解决信访案件。
与此同时,我省保险业又在全国率先开展人身险合同理赔纠纷裁决机制试点工作,裁决标的最高金额为门诊类1万元、住院类5万元、伤残类20万元。
据统计,2006年全省累计化解合同纠纷近百起,裁决8起,其中5起裁决公司应向客户支付保险金、豁免保险费累计22.5万元。今年,我省将逐步裁决机制的受理范围从理赔扩大到全部业务流程和环节,从寿险业务推向全部保险业务,裁决机制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李迎春表示,这几年,我省在加强诚信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保险诚信问题依然是影响保险业长远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承保容易理赔难”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个别保险公司还存在不按合同约定拖赔、惜赔和无理拒赔等现象;其次是销售误导,在保险销售环节,少数保险业务员故意隐瞒保险合同的重要信息,不如实告知“除外责任”,诱导投保人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欺骗消费者投保;三是弄虚作假,经营不够规范、数据失真、报表不实、赔案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李迎春说,我省保险业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市场、保险经营者、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消费者都还不成熟,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对问题的本质和成因有清楚的认识,并在保险业发展实践中切实加以解决。
李迎春指出,保险业要进一步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坚持正面宣传的原则,有效运用各类新闻媒体,树立和宣传讲诚信的好的典型,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广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保险消费者对不诚信行为的判断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不诚信行为;要主动接受正常的舆论监督,对不诚信的公司和个人在媒体公开“曝光“,促进各保险机构和从业人员提高信用。
李迎春表示,《安徽商报》开辟保险专版,体现了当代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社会责任,同时也为我省保险业与投保人之间架设了最佳交流平台,全省保险行业都要积极配合《安徽商报》的工作,利用这个平台,为全省消费者营造最诚信的保险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