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西部重镇,一个天生的水陆码头,一个在历史意味颇丰的转折年代,曾被赋予时代众望的城市,如今不得不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获得自己的重量。
10年直辖,方方面面的探索与发展,重庆,这个举国最巨的直辖市,在繁如烟海的矛盾中左冲右突,负重前行。虽然高层对重庆的定位,有长江上游经济中心、西部开发的桥头堡、中国西部的增长极之说。但是,对于一个先天并不强壮的城市来说,如果没有自己的实力,这一切只能是“看起来很美”。
重庆究竟能有多大的重量?重庆的重量又从哪里衡量?也许这要取决于这个城市自己的视野、取决于这个城市和外界的竞争与竟合、取决于它能否从自己的历史中提炼出自己的未来、取决于面对这一切时的智慧与胸怀。
“6月19日我们就开业一年了。”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公司(下称“中新大东方”)总经理陈建材用越发流利的普通话说。这是陈建材在重庆的第二个年头,陈不仅见证了中新大东方的从无到有,也见证了重庆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发展。
两年内,重庆的保险总部机构数量已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位居全国第四。这还只是开始。重庆在大力发展本土保险机构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其他保险机构区域总部落户重庆,以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成为西部保险中心只是重庆决心的一部分。到2015年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才是重庆的终极目标。为此把重庆打造成西南票据业务中心;发展壮大重庆交易市场,使其成为西部地区产权交易中心已在行动。
重庆成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这些目标更接近现实。
双响炮
早在2004年4月26日。在重庆市政府大力支持下,新加坡大东方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大东方”)与重庆市地产集团(下称“地产集团”)签署创立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的合作意向书。
当时重庆10余家保险公司中,除美国利宝是总部在重庆的机构外,其他全部是分公司。“每年几十亿的资金外流。”当地一位市场人士说,“而重庆本身是个资金匮乏的城市。当时因为不良贷款太多,各银行收紧了对重庆的放贷规模。这就形成了一个相悖的局面。”
就在重庆筹划设立中新大东方的同时,重庆筹备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计划也开始付诸行动。2004年5月,重庆市下属的国有独资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下称“城投公司”)发起设立了安诚财产保险股份公司(下称“安诚保险”)。
2005年6月14日,大东方向中国保监会递交筹建合资人寿保险公司的申请报告。2005年7月,中国保监会批准中新大东方筹建。与此同时,中美大都会西区总部也于当年4月落户重庆。
当地政府为两个保险公司的顺产可谓倾力而出。
重庆多位副市长都曾为安诚保险的筹建多次亲自进京拜会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以及相关领导。2005年3月,在“两会”期间,该市市长王鸿举致电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就设立安诚保险一事进行了沟通。
2006年5月11日,中新大东方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至此,重庆已经成为保险机构总部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城市。
金融中心之梦
追求已经转变。
重庆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总部机构的数量,开始思考保险对整个城市的作用和保险业未来的发展上。引智成了重庆当下的一个重要工作。
6月初,当地政府向各大保险公司总部发出邀请,希望到重庆设立区域总部或者研发中心。“通过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则可以培养重庆自己的本土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当地市场人士如此解释政府的冲动。
6月8日,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安保险”)西部新产品试验基地揭牌仪式在天安保险重庆分公司举行。天安保险董事长陈剖建和重庆市副市长周慕冰共同为基地揭牌。
天安保险将组建专门的产品创新团队、制定完善的产品开发计划、建立健全产品创新制度、广泛开展产品创新激励活动,力求建立一套完整的产品创新体制和机制。
中国人寿也不甘落后,也正在加快西部产品研发中心建设,并准备引进顶尖人才,建立以重庆为中心辐射西南区域的保险研发机制。
太保集团的西部培训中心落户重庆一事也在协调之中,“公司高层和重庆监管部门都有意促成此事,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敲定。”太保寿险重庆分公司的一位人士说。
重庆如此的目标非常明确,当地保险监管机构的工作计划显示,重庆正在争取成为西部保险业创新发展实验区,并正着力把重庆打造成中西部地区保险总部聚集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两大平台。
上述目标又只是重庆整个金融规划的一环而已。
在2007年4月召开的当地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当地官员明确提出,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即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区金融功能最完善、金融创新能力最活跃、金融品种最多、金融实力最强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泛的金融中心。
而重庆金融业“十一五”规划(下称“规划”)则对目标进行了细化,从金融规模到金融机构体系、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增强金融创新能力、优化融资渠道都有所涉及。规划显示,在培育金融市场上,重庆产权交易中心和票据中心要争取做成西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中心;货币经纪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产业基金的设立都在目标之内;重庆也有意在保险资金的运用、市政资产支持证券等金融创新产品等方面“吃螃蟹”。
重庆希望以产权中心和票据中心为突破口,一圆自己的金融中心之梦。
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像芝加哥就是专门做期货市场,还有的城市是专门做芯片期货。“重庆可以这样做,但不一定成功。”谢国忠说,“现在很多地方都想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做金融,但应该把保险、会计、服务做好,这才是金融中心最需要的。
不过,重庆的目标有着扎实的政策基础。
这个城市的梦想更加逼近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