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国内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车险市场基数逐年扩大。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车险的行销模式也发生了转变。电话车险凭借其便捷、高效、低价的优势迅速占领着车险市场。近日,记者从在沪举行的“平安电话车险——2010年战略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2家保险公司开展了电话车险业务。其中,平安电话车险2009年更是实现了保费收入42.5亿元,而这距平安电话车险专属产品在2007年7月底获批还不满三年。短短几年时间,电话车险业务为何能够迅速发展,并实现了消费者与财险公司的“双赢”?
保费优惠15%
低价投保车主省钱
据了解,电话车险实现盈利的原理是电话车险所产生的价格差异,是在保证综合成本可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综合费用率,提升综合赔付率空间,从而保证渠道获利。而自2009年国家调整了相关管理政策后,传统业务的价格要比电话车险高出很多。这让习惯于享受高折扣费率的车主对这种“涨价”的保单失去了吸引力,但同时却为价格相对便宜的电话车险迎来了新的车主群体。毕竟,由于省去了中间代理人可以享受到低于商业车险15%的价格优惠,这也促使电话车险成为了很多车主投保渠道的新选择。 “80后”成购车主力
青睐电销投保
有数据显示,2009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7619万,增幅17.8%;2009年汽车销量1350万辆,预计2010年将为1512万辆。而这其中越来越多的“80后”人群成为了私家车的消费主体。对他们而言,电话订机票、网上淘宝购物等新兴购物方式已成为了他们的习惯,电话买车险同样也不再是难以接受的新鲜事物。而且他们工作节奏快、经济压力大,对便捷和价格都有很高的要求,电话车险直销模式“投保方便,价格低廉,服务无忧”的优势更好地契合了他们的需求。所以,可以预见车险市场上新增的电销投保群体将越来越庞大。
完善运营平台
保费收入将突破100亿元
采访中我们发现,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电话车险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平安的霸主地位短期内尚难以撼动。以目前超过100%的保费增速来看,2010年中国平安电话车险的保费业绩可达90亿元,而中国平安内部制定的2010年战略目标则直指100亿元。但可预见的是,随着更多保险公司的加入,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日趋白热化。但当前各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产品都趋于同质化,如果单靠电话车险15%的优惠价格,根本无法在以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并长期生存下去。如何在新渠道销售中快速提升车险服务,已经成为当下很多财险公司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平安电话车险负责人表示,平安的电销业务之所以能够保持100%以上的增速,做到如此大的规模。关键是在于搭建了一个强大的运营平台——包括先进的电话销售支持系统、完善的保单配送机制、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充分的品牌投入和雄厚的人才资源。可见,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运营平台是财险公司发展电销业务,进军电话车险市场的一把利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