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傲立中国县域版图“第一方阵”的“领头羊”,以其强劲的经济实力摘取十强县第一桂冠。扎根于这片沃壤,借力转型升级、改革创新的驱动,人保财险昆山支公司一路高歌猛进,实现保险收入突破3.8亿元,成为全省县级公司的“标杆”。
正是有一群敢挑重担的基层保险精英,才立起了保险“标杆”。人保财险昆山支公司基层业务经理李朝晖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面对保险业的激烈竞争,昆山人保财险创新驱动,公司引进全新的营销模式,改变以传统直销为主的方式。公司领导决定把这个重担压在李朝晖的肩上。
经济管理专业出身的李朝晖,毕业后一直在昆山人保财险就职。虽然在外地出生成长,但她凭借独具的公关能力,很快融入当地保险市场。
多年来,她通过防灾理赔知识的积累、一线业务的实物操作等,练就了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
昆山外资企业云集,保险市场份额较大。有一家德资企业的出单保险业务是与另一家商业保险公司打交道,由于李朝晖的超前服务和诚信服务,该企业将200万元的保单全部交给她打理,而李朝晖处处为企业利益着想,像滚雪球般地做大了“一揽子”保险业务。
公司决定组建营销团队,招兵买马,并指定由李朝晖负责带队。她立下军令状,言传身教,身先士卒,全面实施打造营销团队的计划;公司招募的签约人员,由于学历不高,缺乏经验,不少人心神不定,为了让这些初来乍到的员工效力公司,李朝晖花费了很大心血——开好晨会,练好队伍,凝聚人心。
营销员丁小英,以前是一家4S店销售员,有着一定的营销基础。但是其业绩很不稳定,李朝晖闻讯后,主动与之谈心,还授其打开市场的诀窍。在李朝晖的循循善诱下,丁小英的签单业绩遥遥领先,今年可望达300万元。
谋求1+1>2的效应
李朝晖还善于处理好营销与直销的关系,谋求1+1>2的效应。今年前8个月,公司营销保费收入首次超过直销,营销占比同比去年增长5个百分点。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李朝晖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农业险是公司的一项传统业务,虽然保费收入不多,但涉及“三农”切身利益,也是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体现。
作为承保农业政策险的人保财险,为“三农”撑起一把保险伞。
今年夏收期间,由于连续梅雨,小麦无法正常收割导致受灾,“1.58万亩小麦受灾,赔付金额347万元,受益农户390户”,这是昆山农保史上最大的单笔赔款。众多农民拿到保险赔款后,紧锁的眉头展开了。
情牵“三农”,用保险力量赢得社会信誉。李朝晖带领农险部人员与乡镇农服中心、动物检疫站等调查走访,尝试在现代、高效和设施农业上实现农险的突破。2008年8月,他们在千灯现代农业基地设计大棚实施设施保险,首批为8户农民投保696亩大棚保险,保费收入14.5万元,成功签下苏州设施农业保险的“第一单”。今年,该公司与欧尼耕公司合作,为其大棚内的各类蔬菜作物投保,农业保险不断向纵深推进。李朝晖说,农业保险虽然收入很小,但其意义很大。作为有社会担当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政府联保,正是一份义务和责任。
18载春秋,保险不仅培养了人才,而且锻炼了团队。李朝晖觉得青春无悔,保险事业越干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