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投保,保单信息三次错误;明明是同一个人,性别竟忽男忽女,自己还成了自己配偶;好不容易修改了,第二年续保时,性别对了,配偶则还是自己。昨天上午,王先生收到了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邦财险”)的新一年保单,发现自己再次成为自己的“老婆”,又好气又好笑,于是向本报热线讲述了这段荒唐的投保经历。
再三叮嘱
姓名邮编仍写错
“去年第一次投保时,就把我的姓名和邮编写错了。”昨天上午,王先生讲述了保单事件的来龙去脉。
去年11月20日,王先生通过电话投保了富邦财险的真安心组合保险。“听业务员在电话中介绍时,觉得挺不错的。以前在报纸上看到过相关报道,也去官网上核实了,所以我就投保了。”王先生说,“当时特意叮嘱,我姓名中的‘毅’是陈毅将军的‘毅’,邮编号码也说得清清楚楚。”
4天后,快递人员送来保单。拆开一看,王先生发现不但邮编号码弄错,连名字也写错了——写成了“意思”的“意”。王先生当即退回保单,要求更正。“对方不接受转账,投保的钱也是快递员上门收取的。”王先生补充说,“没有发票,我就收到了一张投保确认书。”
一人两性别
自己跟自己成配偶
退回保单2天后,王先生收到了富邦财险重新开具的保单。这次不但快递员换了人,保单也换了新面目。姓名确实改对了,其他信息却出现了错误,而且错得离谱。
“明明是同样姓名,性别却一个女、一个男,相互之间还是配偶关系。”去年11月26日上午,王先生发现更改后的保单错得更令人匪夷所思。没办法,他只好再次退回,要求更正。4天后,他终于拿到了所有信息都准确无误的新保单。一张简单的保单,却来来回回折腾了10天,修改了2次。
昨天上午,记者见到了那张出现明显错误的保单复印件。在《富邦真安心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单》上,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都写着王先生的姓名,仅仅相隔三行,性别却大相径庭,投保人是女,被保险人是男。最诡异的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是“配偶”。“人家结婚都是两个人,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结婚了。”王先生哭笑不得地说。
时隔一年
再次跟自己“结婚”
去年经过3次折腾,王先生总算核对清楚所有信息,原以为一切都结束了,没想到今年自己又跟自己“结婚”了。
昨天上午,王先生收到新快递员送来的新保单。打开一看,“配偶”二字再次跃入眼帘。“18日电话通知续保,21日交款,9天后才收到保单。”王先生说,“姓名和性别倒是都对了,可投保人与被保险人关系还是配偶。性别都是男,稍微留意一下,也不可能写成配偶。”
王先生怀疑,富邦财险根本没有把自己的信息录入电脑系统,不然也不会多次出现错误。“我甚至觉得它是恶意更改、写错,到时就可以因为信息错误而不理赔。”王先生很生气,“新保单明天就开始生效了,我已经打电话催他们马上送来正确保单。”
保险公司辩称
是电话投保出了错
“去年出现错误,主要是因为业务员录入错误;这次则是程序员编写调用档案程序时,调取了错误档案。”昨天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上了富邦财险客服部的黄主管。
据黄主管介绍,去年两次出错都是业务员录入不准确,而审核又是抽检,所以没有检查出王先生保单上的错误信息。“这次是程序员在编写档案调用程序时,调用了原先的错误档案。”黄主管解释说,“客户信息是人工不能随意改动的,而且大多数客户信息都没有变动,所以我们一般都按照系统给出的信息开具续保保单。”
之所以多次产生错误,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王先生采用了电话投保的形式,没有亲自填写并核对信息。昨天下午,记者从市保监局处了解到,保险公司开展电销业务必须通过保监部门的现场验收,对电销业务的程序和设备也有严格规定。 昨天上午,王先生收到的送单详情表上明确写着“电销投保单”。市保监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出:“保监会和市保监局并没有批准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开展电销业务,他们也没有专门的电销产品。在电话中不能完成全部销售过程,只能用电话向客户介绍业务和询问意见。”
对此,富邦财险客服部的黄主管表示:“王先生购买的产品只是一般性的专案产品,采用的也不是电销方式,电话只是我们联络沟通的途径。”她称,送单详情上的“电销”并不是专业意义上的销售方式名称,只是公司内部用来分类的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