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公司对于经营健康险的热情日渐高涨。 2010年底,沪上经营健康险的财险公司数量由上一年的13家增至18家。但由于传统健康险件均保费偏低,经营主体的增加并没有换来保费收入的突飞猛进。上海保险同业公会数据显示,2010年,沪上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保费收入2.93亿元,同比仅增4%。
于是,有财险公司将目光瞄准在了高端医疗险市场。今年1月,永诚财险与英国健康管理供应商保柏在沪启动全面合作,并推出两款全球高端医疗险,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中国境内的外籍人士和外资公司。
高端医疗险,是指针对高端人群设计,超高保额、突破国家医保限制、就医直付、覆盖广泛的医疗费用类保险。由于这类险种针对高端客户,保费同样高昂,少则数千元,多则几万元。据悉,永诚财险推出的两款高端医疗险保障范围涵盖住院医疗、门诊医疗、牙科责任、生育保障、康复治疗、健康体检、癌症治疗、药物及医疗设备责任、医疗转运及探访责任等。借助保柏公司覆盖全球的医疗网络,投保该险种的客户将享受到全球7500多家直付医院网络的服务。
“对于财险公司而言,健康险作为敲门砖的地位并没有改变。高端医疗险市场容量大,目前又刚刚起步,如果有一定的先期资源,通过这一细分市场快速做大健康险规模还是很有可能的。 ”本刊顾问、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指出。
事实上,随着财险公司对于非车险业务的日渐重视,如何扩大非车险业务的规模和盈利水平一直是摆在财险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借助意外险、健康险等 “小险种”作突破往往成为财险公司的首选。永诚财险总裁孙元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和保柏的合作,标志着永诚财险正式进军国内中高端医疗险市场,意外险、健康险业务将是公司日后业务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前,美亚财险也曾推出 “外籍人士全球健康保障计划”,保障金额最高达200万美元,不仅提供双语服务,而且实现医疗单据的当地报销以及24小时全球紧急救援服务。美亚财险意外健康险部相关人士表示,在社保基本无法覆盖的前提下,外籍人士对于医疗保障的重视以及对于当地理赔便利性的要求,决定了他们对医疗类保险产品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高质量的医疗需求,这是高端医疗险频频面市的主要原因。
不过,财险公司经营高端医疗险并没有独特优势,首先就要面临寿险公司高端医疗险的竞争。以阳光人寿的“盛世全球团体医疗险”和中英人寿的“寰宇一家”国际医疗保障计划为例,在保险责任方面和财险公司所推产品基本雷同,但寿险公司的销售能力显然要胜过财险公司一筹。
徐文虎表示,高端医疗险的核心在于服务,客户对于高端医疗险的选择难,不是难在对价格的筛选上,而是难在对服务的综合判断上。“谁拥有更全面的医疗网络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团队,谁能提供专业快捷的医疗咨询、预约和陪诊服务、及时的就医指导,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健康险竞争中脱颖而出。 ”
在服务领域,寿险公司由于介入高端医疗险市场较早,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医疗服务体系。如阳光人寿为所有投保高端医疗险的客户配置了专门服务队伍,该服务队伍均具备较好的医学背景知识,能够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双语服务,及时有效解决相关问题,并与国外知名第三方管理机构及旅行救援机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