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学习力就是未来的竞争力!玉米田保险学习网为您的成长加油!
网上视频学习
网上音频学习
保险增员秘诀
保险行销秘诀
个人成长秘诀
保险管理秘诀
保险培训秘诀
会员下载频道
客户服务频道
经纪财产频道
保险聚焦频道
保险知识世界
展业服务产品
玉米田开心地
精英会员门店
保险精英论坛
新闻中心 首页
强 力 搜 索



标题 内容 作者


阅 读 排 行
优 秀 广 告
会员免费门店申请
网上视频学习
玉米田电子书
推 荐 阅 读
合 作 网 站
 现在位置:首页 -> 保险市场动态
国内首家实体保险体验店被曝歇业
作者:不详来源:不详 更新日期: 阅读次数:
文字 〖字体: 〗 双击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由北京中联信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信)打造的位于北京三里屯的 “国内首家实体保险体验店”,日前内部人士曝出其已经歇业。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上周从相关渠道获悉,现在中联信的员工已经解散了,只有几个留守的员工,而位于北京三里屯中宇大厦一楼的实体店也已经歇业了。

  不过,中联信的总经理柴海波并不承认中联信员工遣散和歇业一事。他表示,由于获取保费的成本是100比1,也就是投入100万元才产生1万元的保费,获取保费的成本过高,股东决定进行战略调整,将转做社区门店,大部分员工已经离职了,但还留了一部分人员。

  大厅空空荡荡 未见营业

  打造保险业的国美苏宁模式、国内首家实体保险体验店、营业面积5000余平方米,可容纳30余家寿险、产险、车险、专业健康险公司……以上是去年8月,国内多家媒体对开始试营业的中联信北京三里屯实体店进行的相关报道。

  8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上述实体店的所在地位于北京三里屯的中宇大厦,中联信大门口贴着“此门不通请走中宇大堂”。当记者来到中宇大厦大堂,说找中联信的人,大堂的工作人员称,中联信已经不营业了,要找人建议打电话联系。

  据了解,中联信的营业场所位于北京核心商业区三里屯中宇大厦一二层,营业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记者发现原来人来人往的营业大厅,现在到处堆放着办公设备,很多原来放着电脑的地方也不见了,仅有几个员工在空旷的职场办公。

  8月28日下午2点左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其第一层交易大厅里没有见到一个柜台工作人员,柜台很干净,原来放在营业柜台上的电脑也不见了。在二层的交易大厅里,记者没有见到桌子椅子,里面堆了不少装修材料。

  据原中联信内部员工陈思明(化名)介绍称,现在中联信的员工已经大部分解散了,只有几个留守的员工,至于什么时候解散的,他表示大约是六月底或七月份的样子,具体时间也记不清了。

  8月末,中联信多名前员工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中联信的员工已经解散了。与中联信签定过合作协议的某险企人士也向记者证实了中联信保险实体门店员工解散的事情,他表示,他们派到中联信实体店工作的员工也已经回保险公司了,就是因为中联信员工解散。

  获取保费的成本100比1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柴海波不承认中联信员工遣散和三里屯门店歇业一事,并表示,由于公司获取保费的成本是100比1,也就是投入100万元才产生1万元保费,成本过高,董事会作了一个战略调整,将职场模式转成社区门店模式。同时,中联信主要员工来自保险公司的管理层,由于现在基层的网络没有建立起来,他们没有对象可管理,大部分人已经离开了,还留了一部分人。

  陈思明表示,三里屯门店从试营业到歇业期间不到一年时间,主要是经营不善造成的。中联信经营的直销门店每年租金高达一千多万元,人工成本也比较高,日常维护每年将近500万元,粗略估计,只有保费规模达到几亿元以后,其保费的佣金收入才能与成本支出打平,而此门店从2011年获得保监会的批文到全部员工离职有近一年的时间,其累计总计收取保费50万元左右,这些佣金收入还不够职场的电费和物业费。

  陈思明认为,过高的固定成本已经将其拖垮,作为经营者,首先应该从小而精的实体门店开始试点,而不是每年花费一千多万元试点一个所谓的“旗舰门店”来造势。

  事实上,对于中联信的保费收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了一封内部邮件,是其6月13日向内部员工发的 “喜报”,在这封邮件中称:“经过各位同事的共同努力,中联信于2012.06.13当日共成交保单5件,合计保费241490元 …… 截 至2012.06.13累计总保费已突破40万元,当月保费接近28万元,总注册会员779人……”

  不过,上述保费收入情况未获得中联信的证实。某位与中联信有合作的保险公司人士表示,据他们公司派去中联信营业大厅坐柜台的工作人员反映,每天几乎没什么客户来营业大厅。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在今年6月份的某天上午,以顾客的身份在中联信的营业大厅里坐了近两个小时,只看到一对老年夫妇客户拿着一份保单来到大厅里,此外没见到有别的客户进来咨询保险业务。

  仅15家险企入场

  据了解,根据中联信最初的设想,其中有一块业务收入是来自于保险公司进入其交易大厅后的入场费收入。

  陈思明透露,当时公司管理层计划向每家入场的保险公司收几十万元一年的入场费,国内有100多家保险公司,光入场费就有几千万元。这样的想法很好,但事实上交了入场费的保险公司不多。

  中联信宣传资料显示,入场的保险公司有人保财险、阳光财险、天平财险、太阳联合、美国利宝、中英人寿、海康人寿、阳光人寿、中意人寿、中荷人寿、国华人寿、中德安联、金盛人寿 (现已更名为工银安盛人寿)、昆仑健康保险和平安健康保险15家保险公司。

  在这15家保险公司中,国内财险保费排名前十的公司只有人保财险和阳光财险入场了,国内寿险保费排名前十的公司中有阳光人寿一家入场了。

  上述险企人士表示,很多保险公司对中联信的这种模式十分关注,也接到过很多保险公司来咨询关于中联信业务情况的电话,但交入场费的保险公司实际上没几家,而且到后来不交入场费的时候,好像各家保险公司的反应也不是很积极。同时他也透露,中联信的员工在解散之后,中联信还是跟他们公司有一些沟通的,也向他们公司说明了是中联信股东战略调整,准备转型做社区门店。对于中联信做社区门店的效果,他表示有待观察。

  为证实中联信的保费和合作的保险公司以及相关的情况,《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8月30日致电柴海波。他表示,下周要去外地出差,等他回来之后有时间的话可以聊聊。9月3日发稿前,记者再次致电柴海波,对方表示正在开会,如果有问题可以当面找他聊,也可以发个采访提纲过去,经过研究后再作出回答。

  ·记者观察

  保险业为何没有“国美苏宁”?

  变客户“被动购买”为“自主选择”从行销到坐销一直是保险公司的梦想。有一天,保险公司也能开设像银行那样的营业网点,客户主动过来购买保险,在涵盖众多保险公司产品的保险超市中进行比较,挑选。这种类似于保险业的国美、苏宁模式,中联信是第一批尝试者。

  为什么家电行业会有国美和苏宁,而保险业没有呢?

  8月31日,记者正好路过北京苏宁电器财满街分店,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如果这里的东西比别的地方贵了一元钱,我就不在这里买。”此语点出了其中的关键。现在保险市场上,车险一共有四套条款,即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3家公司所使用的3套条款,再加上天平汽车保险公司使用的那一套车险条款。其他保险公司使用最多的是老三家的车险条款,而这三套条款事实上却是大同小异。《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如果是同一辆车将其投保条件都设成是一样的,在三家公司分别来购买车险,其总保费相差不超过10元。而在寿险产品方面,保证利率最高不能超过2.5%,与此同时死亡率又都是一样的,寿险产品实际上也都是大同小异的。

  由于费率没有市场化,保险公司面临产品雷同、费率相近的局面。在此情形下,客户在所谓保险超市里也比较不出什么名堂。

  保险业内人士表示,国内保险业如果要生长出像家电行业那样的“国美”、“苏宁”式的实体店,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是其外部硬件条件之一。

 

 上篇文章: 新华保险入选中国企业百强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相关文章:
 
  • 张天福创办国内首家保险博物馆
  • 国内首家银行试水以房养老 起贷年龄55岁
  • 国内首家煤炭保险公司正式运行
  • 国内首家险企专属保险销售公司获批
  • 做国内首家“为您寻找理赔的理由”的寿险公司——专访平安人寿常务副总经理李国华
  • 国内首家责任保险公司长安保险入驻湖南
  • 国内首家专业责任险公司长安责任保险落户江苏
  • 国内首家全国性专业汽车保险公司正式入驻山东
  • 国内首家银行保险公司在京正式推出“保姆险”
  • 收购国内首家保险公估 泛华启动扩张计划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问题咨询 | 合作代理 | 软件下载 | 注册帮助 | 汇款方式
      玉米田版权所有,受法律保护 粤ICP备05047055号
      Email:ymt@ymt-mdrt.com 电话:020-84588202 传真:020-34500159
      玉米田服务,只要您高兴
    网络实名:玉米田 通用网址:保网  中文域名:www.保险网.com  域名:www.ymt-mdrt.comwww.bx365.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