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结果显示,99%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认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然而,健康险却在民众关注中“遇冷”。分析认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还需通过险企重整定位、提高风控等途径实现。
**健康意识提高救不了健康险**
友邦保险(行情 专区)最新发布的2013年健康指数调查显示,99%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认同健康生活的重要性,较两年前提高2个百分点。但在调查中给出的14响健康生活元素中,“我和我的家人都得到保险保障”以48%的选择率排名最末。健康险在民众关注中“遇冷”。
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系教授朱铭来认为,保险在影响健康意识中排名靠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健康保险对健康生活的作用是间接作用。无论是商业健康保险还是社会保险,都是为使用者提供融资作用。通过为生病的人提供资金支持,间接的提高健康生活的能力。
另一方面,现在市售的商业健康险产品的确认可度较低。许多消费者认为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定价高、保障少。
“其实保险公司也有苦衷,保险公司毕竟是商业机构,一切行为还是要考虑盈利因素。在健康险开展中,由于缺乏医疗监控体系,无法防止医生过度治疗、开大药方等有损保险公司利益的状况,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是相对较弱的。”朱铭来表示。
**部分公司保费另类爆炸性增长**
即使健康保险受冷落,部分健康险公司的保费却出现爆炸性增长。保监会近期发布的2013年1-9月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状况显示,四家以健康险为名的保险公司平安健康(601318.SH/02318.HK)、人保健康(01339.HK)、和谐健康、昆仑健康的规模保费高速增长。
然而,分统计口径来看,却会发现,推动和谐健康、昆仑健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均未超过“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和谐健康的保费超高增速很大程度由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推动。
数据显示,和谐健康2013年前三季度度实现规模保费90.03亿元,同比增速高达9257.08%,其中,保户新增投资款缴费额达89.03万元,原保险保费收入仅9951.73万元;昆仑健康实现规模保费81649.15万元,同比增长242.79%,其中保户新增投资款缴费达4.21亿元,原保险保费收入3.95亿元。
也就是说,和谐健康的主要保费收入并非来自于单纯的健康险产品,而是来自于万能险,尤其是在银保、网销渠道销售的短期万能险产品。早在今年一月,即有媒体曝出和谐健康在银行(行情 专区)渠道销售年化预期收益率高达5%的产品。
某券商分析人士对大智慧(行情 股吧 买卖点)通讯(行情 专区)社表示,如果险企能够取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售卖万能险争取市场的行为无可厚非。而对于健康险公司为何不做健康险,做理财则值得深思。
**风控能力待考验,健康险路在何方**
虽然健康险的发展道路充满波折,但是来自市场各方的力量依然看好健康险的未来。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三季度保险业运行状况发布会上也表示,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和大病保险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的试点铺开,健康险保费将得到提升。
此外,健康险也得到了政策支持。10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
健康保险是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健康服务业的长足发展需要成熟的健康保险体系来保障。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体系,但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健康保险保费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仅约2.8%,发展健康服务业,需要在完善全民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在朱铭来看来,来自政策的支持无疑为商业健康保险的未来提供了支撑。险企自身的发展能力则是健康险未来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对商业保险公司来说,如何定位,如何提高风控能力,都是运营好健康保险的重点。”朱铭来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商业健康保险现在是作为一种社会保障的附着品出现。保险公司未来需要更加独立的体系,需要险企能够监控风险的医疗机构,甚至不排除独立的医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