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月25日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间,我国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规模保费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三年间增幅总体达到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达566%。
报告同时显示,网民对保险业的关注具有显著的群体差异性:30至50岁的网民对保险业的关注度高达58%,较全网平均水平高出18%;男性网民对保险的关注度远高于女性,分别为70.7%和29.3%。此外,教育程度和地域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保险业的关注度产生影响,其中保险业在三、四线城市得到的关注度较高,高中及以下学历群体中对保险行业的关注度占比达到44.14%,高于全网的38%。报告指出,这不仅反映了这部分人群缺乏保障、急需保险覆盖的普遍状态,也体现出互联网的普及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较低文化水平的网民提供了新的信息获取渠道。
另据报告分析,尽管我国互联网保险保持高速发展,但其在整个保险市场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差距,而且当前互联网保险产品结构尚不平衡、产品单一化和缺乏创新等问题亟待解决。
据中证报报道,继余额宝在今年元宵节推出两款保险理财产品之后,泰康人寿的一款在微信平台销售的防癌保险产品“泰康微互助短期防癌疾病险”,也将在内测之后于今日正式上线,阿里和微信两大互联网巨头开始争夺互联网保险这一新战场。
2月14日,余额宝推出“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二期”的万能险理财产品。产品为两款预期年化收益率7%的一年期保本保底*万能险。其中一款为珠江汇赢1号,限售金融为3.8亿元;另一款为天安安心盈B款,限售金额为2亿元。
2月13日,“余额宝用户专享权益-保险理财”有222万用户预约,预约金额达到惊人的四万亿。而这两款保险理财产品14日早上10点钟开售后在3分钟内被抢购一空,产品的发布者珠江人寿和天安人寿分别在3分钟的时间内揽下3.8亿元和2亿元的万能险保费收入。
就在余额宝二期热度未退之际,近日,微信朋友圈里一个名叫“求关爱”的图文快速走红,引发了众多网友关注。这是由泰康人寿正在内测上线的一款在微信平台销售的防癌保险产品“泰康微互助短期防癌疾病险”,每份保费1元,通过自身参与(自付1元投保)、朋友圈转发、粉丝点击这一方式,探索“你买保险我掏钱”的“微保险”运营模式。尽管“微互助”目前处于内测状态,但初战成绩却丝毫不差。据泰康人寿方面对外宣布的数据显示,该产品内测3天来,用户已覆盖3万人左右,而最终版本将在本周四正式上线。
据了解,目前在微信公众号开通“保险”及相关业务的还包括阳光保险、平安保险、安邦保险等几十家保险公司,不过目前绝大多数“公众号”还没有完全开发。
政策方面,监管层正在为保险资金运用松绑,险资的投资渠道正在不断放宽。2月19日颁布的投资新政显示,保监会将大幅减少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的具体监管,只要不超过总体的上限,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市场形势,自主选择投资项目,风险自担。
从国寿、太平等几家险企此前发起的大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来看,其收益率都在6.5%到7%之间。另外,现行不可超“2.5%”的保底收益规定或许也将进入倒计时。2014年1月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宣布,启动分红险、万能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力争年底前实现人身险费率形成机制的全面市场化。由此来看,此前网友质疑的余额宝万能险7%的保底收益也并非空话。而随着政策的松绑,互联网保险将实现快速发展,险企保费收入座次也将开始出现洗牌。
中信建设认为,互联网化将帮助保险公司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主动权,泰康的营销创新虽然是牛刀小试,但让大家看到了保险业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机遇和巨大的创新潜力。如果能够把传统保险业和互联网新技术结合起来,将会给保险业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和空间,在这个背景下,创新较快的公司,可能会更快地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目前碰到的瓶颈,将会在市场上占有更多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