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两个平台 强化基础建设 中再寿险谋求上升空间 “国外寿险公司的寿险再保险比例高的可以达到20%,但国内寿险再保险对寿险业的渗透现在还不到1gL,市场寿险再保险需求的空间仍然很大。”2月23日,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工作会议间隙,该公司总经理冯宏娟向记者作了如是表示。 去年,作为国内惟一一家专业寿险再保险公司,中再寿险实现分保费收入21.20亿元.在国内寿险再保险市场上的占有率为95%以上。 因此,算下来,我国寿险再保险的比例还不到0.7%。“这说明再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直保市场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基本状况,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冯宏娟说。 话虽如此,但对中再寿险来说,2004年的21.20亿元分保费收入,却已经是创造一个历史的新高了。 由于我国保险法规规定,人身保险不在法定分保之列,因此,1997年原中国再保险公司的寿险再保险处(后改为寿险部)成立之后,一直是以商业运作的方式经营寿险再保险业务的。“第一年分保费收入只有30万。”冯宏娟回忆说,“到了2003年,我们才达到了5.93亿元。” 而伴随着原中国再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革,2003年12月22日才正式成立的中再寿险,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258%的同比增长,不得不令人对中国寿险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有了更高的期望值。 但在这次工作会议上,中再寿险为今年定的分保费收入目标却只有25亿元。对此,冯宏娟的解释是,“经过去年一年的发展,中再寿险奠定了一个长远发展的基础,但毕竟独立经营时间不长,公司在基础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果盲目强调快速发展.必然会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埋下潜在隐患。” “因此.今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培养审慎发展的理念,为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她说,“这就像打仗一样,在发起:冲锋,之前,一定要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而中再寿险所谓的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平台;另一个是技术架构平台。 冯宏娟表示,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如何强化财务投资管理、合理运用保险资金已经成为摆在中再寿险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我们要在建立财务和投资防火墙,逐步形成规范、专业、高效、制衡的资金运用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托管银行、受托业务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公司委托业务的保值、增值和资产匹配。” 由于在中再寿险的亡大股东之中,有来自于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1FC)、日本东亚再保险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因此,对于搭建良好的资本平台,冯宏娟非常乐观。 在技术架构平台方面,中再寿险一方面强调要在业务承保上实行效益优先、规模稳步增长的策略,继续调整业务结构;另一方面则将 采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及时跟踪有效业务,特别是重大业务的风险变化和市场需求,在强化核保、转分、合同管理、经验分析和理赔控制的基础上,梳理并规范业务流程,从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累积风险控制机制。 据了解,在中国的再保险市场上,已经成立的外资再保险公司有三家,另外还有三家正在筹建。冯宏娟坦承;这些国际上著名的再保 险公司无论在经营经验、保险产品、服务方式还是资本实力等方面,中再寿险暂时都无法比拟,同时也是中再寿险今后潜在的最大挑战。 “但在今后的五六年时间之内,外资再保险公司还不足以影响我们的市场主导地位。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按照已有的规划和设想做好各个方面的基础建设,相信五六年之后.我们在市场的地位将更加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