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企业年金市场 保险公司优势明显 据世界银行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 2004年12月21日,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筹备工作组在上海宣布人平养老保呛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验收,在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将正式对外营业,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企业年金相关产品和专业服务。 养老保险公司可以为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客户提供包括受托人、托管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四种角色在内的一揽子服务。这打响了年金角逐战的第一枪,它预示了保险公司在经营中的经验优势和兼业优势。 企业年金作为企业自主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实行个人账户管理,基金完全积累,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后,才能一次性或按月领取年金待遇。 2004年5月1日实施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确立了我国企业年金运作的信托模式,根据国际惯例,符合相关条件的保险公司能够成为企业年金的法人托管机构,可以将受托的企业年金基金委托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投资运作。 《试行办法》中,对企业年金的资产配置有了详细的规定,其中投资股票的比例估计不高于年金净资产的15%。企业年金的管理实质上是资产管理业务,而近年来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也为充当投资管理人消除了障碍。 在政策环境中借得东风的保险公司作为企业年金市场运营主体在保障性资产管理方面的比较优势是: 目标的一致性。止损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安全第一是保险投资的原则。企业年金管理的主要目标也是安全性和稳定性,二者目标一致。而证券业法规中明确规定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不得承诺保底收益,投资风险不言而喻。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应用的资产负债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匹配原则和偿付能力管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动态调整,这是其它投资机构不具备的,尤其是寿险资金的管理思路更适合年金管理。当新的不利低价出现时,抚平市场波动对价格造成的影响要依靠买人新资产,这就要求资产管理方的资金实力;保险资金的稳定性强,资本市场可以间接导致退保,但远小于对基金赎回和委托理财的影响,这也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优势所在。 全程服务的成本优势。针对不同的雇员福利计划,年金可以有不同的缴纳方式;由此保险公司设计产品,然后委托其管理公司投资,可达到成本最小化。对各种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资产管理公司量身定做出不同的投资产品;然后由保险公司负责投资的精算师计算出资金额交其运做。而且资产管理公司的管理费率本来就低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费率。在集团规划方面,养老金公司,负责年金产品的开发与销售;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投资,各自以专业化的公司运作;是大型寿险公司的优势,这是其他投资机构难以抗衡的。 技术基础。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是精算技术,科学性强的技术基础使投资具有连续性、稳定性。其他投资机构一般基于投资总监的理念,当人员变动频繁,对长期的资产管理弊大于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