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平险为何低迷不振
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城乡,经常能看到或听到不少幼儿及学生遭遇意外伤害或致残或死亡,却得不到保险救助。许多不太富裕的家庭生计尚有困难,抵御风脸灾害的能力极差,他们期望幼儿、中小学生平安地度过黄金岁月,又不愿意出钱给子女买一份平安保险,一旦遇险就后悔莫及。
尤其2000年后,汉台区的学生平安保隆投保率持续走低。全市10个县学生投保率都在70%以上,较高的县达到906,而汉台区达不到30%,2003年下滑到16。23%,去年也没有增加较多的新保户。全市2004年全年为学生投保率仅为58髓,也有所下降。学平险的持续低迷,同汉台区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极不相称。它折射出公民保险意识、思想观念和相关部门工作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投保率走低原因
缘合分析汉台区学生平安险投保率走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认识上的偏执。部分学生家长把学生保险收费同乱收费混为一谈。不分青红皂白凡收费就认为不合理。乱收费是指违背政府有关政策法规的收费,而保险是依据《保险法》的条款,保险公司同投保人是一种契约关系,给投保者明白卡、收费单据和保单,一旦投保者出险情,二、侥幸心理作怪。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学生多年参保没有出事,投保是白花了钱,以后不愿再投保了。三、消费观念上的误区。就汉台区而言,经济发展较快,市民收入优于相邻县,但消费心态不太正常,请客送礼、抽烟喝酒、打牌耍赌、过分追求高档化、搞迷信活动等都舍得大把大把地花钱,却不舍得一年花38元给上学子女买一份保险。四、舆论宣传上的片面性。学生保险需要更多的正面宣传和引导,需要社会各方面强有力的配合支持,它又是一项团体业务,更需要协同配合。有的媒体在一些诸如工作环节、方式方法等枝节问题上
大做文章,使保险缺少了必要的后盾。五、同业间不正当竞争的影响。
形势不容乐观
汉中市学生遇险和给付都是逐年呈上升趋势。如西乡县人寿保险公司近年学平险赔付案件直线上升:2001年1071件、2002年1631件、2003年超过3000件:2004年截至10月底已赔付3100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0%。而汉台区2003年学生投保率16.2%,全区180多所各类学校,
7.2万多名在校学生,有6万多名幼儿及中小学生没有投保,无法获得基本安全和健康保障。有一个小镇24天中有11名中小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其中有9名未投保,这9人中6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保险公司须大力宣传
汉台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投保学平.险,是保险公司、家长和教育的多重悲哀。它反映出消费者对这一利国利民利教的好事认识不明确,支持不够有力,应亟须加以改进。面对这一不利形势,保险公司除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工作外,还要着力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
例,采取多种形式向全社会进行深入广泛卓有成效的宣传,调动学生家长为子女投保积极性。只要坚持强调不强制、宣传不代收、动员不强迫的原则。相信汉台区乃至汉中市的学生平安保险投保率会逐步回升的,汉中市近60万青少年学生都会得到学生险“阳光工程”的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