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保险公司也渴望通过网上保险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微乎其微的网上保费收入/;在3月23日召开的“中韩网上保险与营销渠道多样化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中方人士见仁见智,我国保险业如何迈过这道“坎’?
6年前,季成一手创办了“非常保险”网站,雄心勃勃地想在中国推进网
上保险事业。
“那时候,想得太简单,时机不成熟。”一年后,因为签单量实在太少,他将网站转手了。
3月23日,中国保险学会和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共同举办了“中韩网上保险与营销渠道多样化国际研讨之。”
会议空隙,现任北京信安保险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保险学会理事的季成对记者说:“今日韩国乃明日之中国。5年之内,作为营销渠道之一,中国的网上保险将会取得较快发展。”
之前,参加研讨会的保监会副主席李克穆认为,互联网这种特殊的媒体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并且正在使保险产业发生深刻的变革。
2001年,韩国实行机动车保险的完全自由化,为降低竞争成本,韩国开始引进网上机动车保险,从保险合同签订开始,直到车险事故受理、处理及合同续签等顾客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全部在网上实现。截止到今年1月底,已经有3家专业的网上汽车保险、包括现代海上在内的6家传统保险公司也开展了网上汽车保险,网上汽车保险的保费收入占车险保费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2.3%、2003年的4.5%到今年]月初的8。8%。据韩国现代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总经理河锺宣预测,今年内有望突破10%,而且网上保险有可能会向财产保险的其他领域突破。
从国际上看,网上保险发展历史短,但速度非常之快。大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欧美国家在网上保险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早在1998年,美国已有86%的保险公司在网上发布产品资料信息,有61%的网站提供代理商地址咨询,有43%的保险公司把发展互联网业务作为公司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营销渠道也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话、信函、网络等手段被逐步引入保险领域。
记者了解到,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开业的中外资保险公司中,大约有90%的公司都开通了综合式网站,既有公司的宣传介绍,也有业界新闻,同时提供产品介绍、代理人推荐和网』。—投保等服务。其中一部分公司还设立了专门的分离式网站,包括所有险种介绍、网上投保咨询、承保和缴费、网上索赔等。另外,还有一些由中介机构或个人创力、的保险网站也开始在我国出现。
但在实际运作中,无论是综合式网站还是分离式网站,除简单的意外险外,通常情况下,消费者网上查询,接受网站推荐的代理人,网下投保,网上直接销售的成效不明显。各公司的统计数据中.耐网上保险的保费收入山比较模糊。只有泰康人寿的网上保险保费收入是明确的,去年达到1300多万元,而其当年的总保费收入达到176亿元。
据统计,2004年,中国网民I三达到9400万人。今年,这…·数字将突破1.2亿。进一步研究表明,网络用户与保险业有效客户具有相当大的重叠性,预计这个重叠比例将在15年内达到或超过70%、
一方面,是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保险公司也渴望通过网上保险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微乎其微的保费。“坎”在何处?
目前,中国网土;保险产品多为航意险、旅游意外保险等短期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而据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安德森和美国寿险管理协会对全球213家寿险公司、资产管理师和互联网用户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末来5年的全球寿险新保单中,将有16%至19%通过互联网销售。另据美国保险行业协会分析,在未来10年内,超过三成的商业保险险种和近四成的个人险种将通过互联网在线交易。所以,如何适应网络特征,设计、开发网上保险产品,将成为发展网上保险的起点。
据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渠道发展事业部副总监陈淑娟介绍,平安正在对网上直销的意外险、家财险、货运险、车险等进行详细研 .究,一旦时机成熟,将根据渠.道不同,以服务质量不变为前提,将降低的成本让利给客户。在她看来,与电话、门店、直销、短信息服务等渠道的结合,实现销售流程的:有效整合,是未来网上保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推广方式的创新也将直接影响网上产品的销售效率。
中国保监会中介监管部副主任吕宙则认为,网上保险的相关环境还有所欠缺,一是网络支付系统不完善;二是网上安全认证的可靠程度不高;三是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保险要达到人们的预想,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他表示,保监会将“大力支持网络保险的发展,也会充分考虑新型销售方式对未来保险业的影响,适时推出相应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