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0日至21日举行的“2005中国金融形势预测、分析与展望专家年会”上,多位业内专家对今年的保险业形,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2004年是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社会地位最高和形势最好的—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张洪涛首先给出了上述评价。“2005年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思想、加快发展,尽快做大做强,仍旧是中国保险业的首要任务。” 张洪涛颅汁2005年我国的保险业将会呈现五大趋势:一是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她估计今年近30家保险公司将陆续开业。随着<保险法)的修订,一些监管的真空地带有望得到填补,如将除有独资保险公司、股份公司外的其他形态的保险公司也纳入监管范围内;二是价格管制坚冰松动。随着寿险市场的改革,费率市场化无论是基于定价方法或定价原则或定价指导,市场化的走向将是一个趋势;三是差异化的产品日新月异。随着费率改革、新型专业化保险公司的出现和市场对外开放的深入,保险公司将越来越多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四是资产管理渐人佳境。张洪涛指出,如今保险资金的运用在政策上已经不存在障碍,而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表现,目前更多的保险资金仍处于观望状态;五是监管创新四位一体。政府监管创新是主导,同时要加大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力度,加强行业自律,积极发挥社会监督管理的职能。张洪涛在谈到企业内控制度时,建议取消独立董事,因为公司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存在着“职权重叠”。不利于理清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职权和职能。此外,她还建议成立诸如反洗钱、反欺诈之类的机构,加强保监会、银益会和证监会的协调。提倡进行监管外包。即发挥社会中介力量的辅助功能。 瑞泰人寿总裁曾冬漉认为。2005年中国保险业将加快改革开放、加快发展。企业的股东分并不重要,因为现在有中资、外资。很快就会有民营成分。重要的是整个保险业的主体会越来越多。发展就会进一步加快。保险行业虽然这几年发展很快。但仍然是初级阶段。所以,保险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银行业的总资产是20多万亿元。而保险业到去年才刚刚达到1万亿元,所以保险有业在国民经济当中的比重相对很低,保险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曾冬漉指出,保险行业与其他金融行业的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会日趋明显。虽然国内还不允许各行业之间相互持股,但这个趋势是存在的。此外,保险业会进一步力口强公司治理结构和行业规范建设。曾冬漉表示,瑞泰今后将注重提供差异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 信诚人寿CMO黄振国也认为中国保险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2002年中国的GDP排在全世界第6位,而中国保险深度是全世界的第48位,中国保险密度是排在全球第71位,电就是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保险的深度和密度远远比经济发展慢,这就证明中国保险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到保险行业的分布,黄振国估计未来几年保险行业的分布是80:20,寿险业的发展远远大过财产险。如1993年整个保险行业以保费来计算的话,财产险占55%,寿险是45%。而到了2003年,整个寿险已经占到了78%,财产保险比例只占22%。黄振国还指出,将来保险的发展会趋向于多元化,——些健康险公司、养老金的公司等专门化的保险公司会慢慢出现。本土公司加快全国发展网络,外资公司越来越多地设立分支公司。而保险的销售也会呈现出多销售渠道态势,除代理人外,还有银行、电话、直销等。 谈到保险业面临的主要挑战,黄振国强调一大挑战就是人才,保险就是一个“人”的行业,人才是整个保险行业最重要的因素,只要人找得对、管理得很好,保险业就会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行业。另外一个挑战则来自普通百姓对保险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