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必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一直是近年来政府工作的重点。去年,中央财政全年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达1465亿元,增长为18.1%。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实际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问题一直也是代表们关注的热点。2004年,在交由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的641件议案中,有166件交由财政经济委员会审议,这166件议案中就有26件是关于社会保障立法的议案。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今年“两会”关于社会保障的问题仍然是代表们议案的热点之一。 姜德明代表今年仍然准备再提“关于建议制定《社会保险法》的议案”。姜德明去年也提了这样的议案,他笑称,“我是年年都提,如果什么时候不提了,那就表明该法已经出台,或是离出台已经不远了。” 姜德明认为,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应该通过国家立法来为社会织就一张“安全保障网”。 姜德明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社会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任务依然艰巨。如现在有不少用人单位拖欠拒交社会保险费,各地区社会保险政策法规不统一,社会保险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争议、纠纷无法做出准确的仲裁和判决等。此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支出压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带来的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以及让更多的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等问题,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平稳运行和建立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出新的要求。 因此,姜德明建议国家尽快制定出台《社会保险法》,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待遇给付、经办机构、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确定监督措施和法律责任。 与姜德明的执着不同,陈惠娟代表今年将不会提交关于社会保障的立法议案,尽管在过去的两年,陈惠娟都有关于社会保障立法的议案。“今年不提,主要是因为我认为现在社会保障面临的困难太多,立法的条件并不成熟。” 陈惠娟认为,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但是,我国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就目前的状况看而言,地方统保的结果是盘子太小,很难做起来,社保资金严重透支。全国统保应该是方向,但目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也给这项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难度。 此外,陈惠娟认为,社保资金征管的体制以及征收的比例等具体问题均存在有待完善之处。 王毓钟代表在谈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问题时认为,我国要借鉴拉美国家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王毓钟说,很多拉美国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从而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今年,王毓钟将就医疗保险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 据统计,2004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584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2386万人,全国生育保险参我人数仅为4370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6823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对比全国13亿人而言,各项社保参保人数的比例有多么的低。仅就参保人数这一项指标来看,不难看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任务会有多么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