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家庭拥有汽车数量不断增长,汽车维修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成为颇令消费者头疼的问题。
今年3月,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检查汽车配件生产、销售企业43448家,查获假冒伪劣配件共计19.66万件,查处案件6741宗,涉案金额26451万元,罚款1320多万元;检查汽车维修业户7.9万家,取缔非法企业2758家,降级企业705家,查获假冒伪劣汽车配件3048件。同时,笔者从中消协了解到,汽车投诉量急剧上升,位居商品类投诉增幅的第二位,其中关于汽车维修的投诉占据了很大部分。
有关数据显示,去年个人购车首次占全国汽车销售总额的51%。与此同时,汽车维修市场也相应地暴露出种种问题。
没有病修出病
案例一:张先生把他出了问题的本田车开到特约维修店,检修人员检查了一下说是“防抱”装置(简称ABS)电路控制板有问题,必须更换新的ABS,要价5000元。张先生感觉很疑惑,就打电话给他一个很懂汽车的朋友。朋友分析后认为ABS电路控制板不会出现问题,可能是轮胎部位的传感器时间久了,需要清洗一下,后来发现问题果然出在那里。于是,张先生幸运地节省了5000元。
汽车有价、维修无价,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对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消费者真是太可怜了。”他说,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从而牟取暴利是汽车维修行业一些业者的坏风气,许多维修店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欺诈问题,这种欺诈慈眉善目,极具隐蔽性。因为信息不对称,汽车维修店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具体有没病修出病、小病变大病、漫天要价等。
零配件猫腻多
案例二:李先生的广本雅阁因为交通事故车头受到损坏,来到一家汽车维修店修理。店方承诺,所有维修配件均为广本原厂正品部件,车子修理后共花了4万多元。但没开几天总感到轿车有噪声、漆面没有原来的好。经检查:电瓶、冷凝器、喇叭等10项部件均为副厂产品。但在店方的结算清单上,却清楚地写着“以上配件均为广本原厂正品部件”。
像用副厂部件冒充原厂正品、用旧货冒充新货配件等行为在一些小型非正规的汽车修理厂里,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因为副厂配件和正品零售差价最高,甚至达到10倍。目前,市场上每种汽车一般都有好几种零配件,包括:装车件、正厂件、厂家指定配套件、市场配套件和非配套件;因为这些零配件的生产厂家不同,质量也不同,所以价格往往相差数倍。
而由于汽车结构的复杂,一般消费者很难对汽车的构造有个具体的了解,这就给一些不良商家欺诈消费者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些商家往往采取只换不修,换下来的配件当新品卖的方法迅速牟取巨额利润。
举证难解决难
案例三:陈先生的一辆新轿车在某汽车美容中心更换机油后,使用过程中突然发生发动机故障,随后产生保管费、维修费等等一系列费用高达2万多元。陈先生投诉到消协,但虽有单据在手,消协却无法支持其索赔主张,理由是证据不足。
北京市机动车质量检测监督检验站一位技术人员介绍说,消费者如果因为汽车本身或维修质量问题提出赔偿,就涉及质量检验环节。而现有水平能做的检测收费非常高,即使一个配件的检验也要数百乃至上千元,消费者根本承受不了,因此,许多消费者都会选择放弃。
这样举证难、解决难种种困难累加在一起就造成了不规范维修店的肆无忌惮。贾新光说,目前的汽车维修市场发展还不充分,相应的法律不够完善,立法层次低,鉴定机构不够公平和公正,维权成本极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去规避一些维修店的欺诈行为,因为汽车实在过于复杂,消费者很难掌握证据来证明车被人做了手脚。贾新光介绍说,在国外,由于法规完善,不存在维修店如此嚣张的欺诈。当消费者感觉权益受到了侵害,受害人一投诉,店家将面临着严格的审查和严厉的处罚;在国内,却存在着举证困难的尴尬境地。
法规亟须完善
“买车容易养车难”,有序规范的汽车维修市场不仅能够为消费者谋福,更能够促进汽车业的健康发展。贾新光认为:目前汽车维修市场存在的问题非常严重,完善相应的法规法则,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的经营秩序迫在眉睫;此外,还应明确惩罚条例,加强市场监管,尤其重视舆论监督。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弘认为,面对汽车维修行业的问题,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作为管理部门,应对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进行法律规范,加大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等;其次,对消费者而言,要提高消费意识、维权意识。针对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要通过举证责任的倒置,来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同时坚守公平。第三,对服务的提供者而言,要意识到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任何短视的行为都会产生最不利的后果,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建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等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我国新的《机动车维修行业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已出台半年了。新规定明确提出,家用车整车修理120天内出问题应无偿返修。相关的一些法律法规也正在制定中,但不管怎样,希望专家们的建议和这些规定能发挥作用,使消费者在汽车维修时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