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体育保险业务成为险企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体育保险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但目前保险公司参与体育赛事仍以赞助的形式为主,“商业保险抵抗风险的作用并不明显,一些公司大有摆噱头、造势之嫌”
“体育保险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北京奥运会为例,2800亿元的投资计划所形成的巨大保险市场,对所有保险公司而言都极具吸引力
9月10日,2007年女足世界杯在上海拉开帷幕。对于所有球迷而言,这是四年一次的足球盛宴;而在大部分保险商看来,承保这样一场大型体育赛事无疑是名利双收的好机会。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我国体育保险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但目前保险公司参与体育赛事仍以赞助的形式为主,“商业保险抵抗风险的作用并不明显,一些公司大有摆噱头、造势之嫌”。
赞助只是摆噱头?
“赞助体育赛事虽然提升了保险公司的知名度,但是却严重阻碍了体育保险的发展。”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罗阳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体保险经纪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体育保险的经纪公司,也是目前国内惟一从事体育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对于保险公司频频以赞助形式开展体育保险业务,罗阳坦言“非常反感”。
罗阳告诉记者,一些保险公司通过与大型体育赛事主办方签订赞助协议,可能提升了公司的知名度,但对于体育保险的发展没有任何帮助,“尤其是,一些公司在赞助协议中提供的保险,往往将运动伤害归为出外责任,无法起到商业保险分散风险的作用”。
此外,记者从保监会网站了解到,在保监会正式报备的体育保险产品只有4个,包括游泳场馆公众责任保险、滑雪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滑雪场公众责任保险、跆拳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道馆公众责任险、登山户外运动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在赞助一项体育赛事时,所提供的人身意外险只是普通人身意外险的延伸,并非专业的体育险种。”罗阳表示,这也给体育风险控制以及保险理赔带来不少影响。
市场潜力有多大?
不可否认,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选择在中国举办,体育保险业务也成为了保险公司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60多万运动场馆,每年将近600场纳入国家体育总局计划的大型体育赛事要在各地举行,有3亿多人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各层次的专业运动员达5万多人。
对此,保险专家表示,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也是一个竞技强国,“体育保险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北京奥运会为例,2800亿元的投资计划所形成的巨大保险市场,对所有保险公司而言都极具吸引力。
按照北京奥运整体规划,第一阶段是准备工作。在北京奥运会的准备阶段,所有为奥运会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投保建筑安装工程险。在工程完工后,建筑物还需要投保财产险。第二个阶段是奥运会的比赛期间,保险规模也是异常庞大。
据了解,历届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总保费都极为可观,比如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总保险费为3000万美元;2004年雅典奥运会支付的保险费也达到了3000万美元。
此外,女足世界杯、特奥会、F1方程式大奖赛等国际体育赛事登陆中国,也给中国体育保险业务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