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保险希望把5年来在国际上推广小额保险的经验带到中国,并有计划地进行小额保险项目的试点。”作为前不久在京举办的“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的演讲嘉宾,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简称苏黎世)小额保险业务负责人布兰登·马修斯日前对记者称,他对在中国实施小额保险项目非常有信心。“2007年,我们通过举办小额保险小型研讨会介绍了苏黎世小额保险探索的经验,并与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了接触、了解;2008年公司将委托南开大学进行小额保险的市场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慢慢了解国内适合小额保险的销售渠道,非常慎重地选择合作伙伴、试点地区。”
布兰登·马修斯负责推行集团在小额保险上的各种倡议,并将这些办法推广到世界各地。对小额保险在中国的实施,他同样投入极大的热情。他告诉记者,苏黎世保险总部非常支持小额保险探索。在此次来中国之前,集团董事长金世缘表示,对小额保险的发展非常看好,希望苏黎世能够在中国把小额保险做起来。
以人群划分定义小额保险
布兰登·马修斯认为,在中国至少有2至4亿人口是小额保险服务的对象。“小额保险不是按照财产保险、寿险来定义的,而是按照人群划分。它是一揽子保险,保费较低,保额较高,面向中低收入人群,他们的特征是花钱非常慎重,如何能避开风险,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是这个人群考虑的主要问题。”
对小额保险的探索与尤努斯发放小额贷款面向的人群是一样的。布兰登·马修斯说:“小额信贷可以让中低收入人群脱贫,但却不能降低他们面对的风险。”加入苏黎世保险之前,布兰登曾在美国AIG集团负责南美洲中下层收入人群的保险,在那边的经验告诉他,小额保险潜力非常大。“小额保险最显著的两大好处:一是使低收入人群敢冒一定的风险来改善生活;二是使已脱离贫困的人不会因风险降临再次返贫。这是银行贷款做不到的。”布兰登强调。
小额保险成功的保证要素
具有135年历史的瑞士苏黎世保险公司从2002年起开始做小额保险业务。布兰登向记者介绍说,苏黎世保险首先在南美波里维亚通过与当地银行积极合作,开展小额信用保险,获得了盈利。之后将其推广到拉美巴西、墨西哥等地。“在南非,我们与各地区开发银行在寿险和非寿险方面进行合作,效果都很好,苏黎世在小额保险方面已有实际经验。布兰登特别提到一些国际著名组织包括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国际劳工组织等对推广小额保险的重视。“2007年公司与国际劳工组织和瑞士发展署开展合作,使用系统的方法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继续开发和实施小额保险项目。”
苏黎世做小额保险有三个理念。布兰登解释说,首先,小额保险不是慈善事业,要进行商业运作,长期看要争取有利润。二是要有创新,要设计出当地需要的保险产品。三是项目宁可不赚钱,但一定要保证信誉。
如何才能做好小额保险,布兰登提出有四个重要的因素:政府支持、有需求的市场、销售渠道、创新产品。他分析说,这四个因素缺一不可。目前,中国政府把支持三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非常注重改善低保收入人群的生活,因此在中国开展小额保险具有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场凭直觉是有的:中国有9亿农民,大部分是低收入人群,但具体到小额保险市场如何定位,还需要调查研究。至于渠道,目前苏黎世保险不能像中国人寿(43.86,0.46,1.06%,吧)、人保财险那样自己铺渠道,但销售小额保险一定要成本低、并适合当地人群购买的渠道,目前我们也在考察邮政、农信社、农村供销社、农业银行等,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创新的产品,这是苏黎世的强项。苏黎世拥有服务于小额保险大众市场的许多国际经验,当然,这不能照搬到中国市场,但有些应用得非常好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小额保险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尽管我们进行小额保险探索是商业运作项目,但它功在千秋。作为努力的目标,小额保险如果在中国成功,这是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贡献。”与中国政府部门的多次沟通,让布兰登对中国有了更多的认知。
对以人群划分的小额保险可能会受制于我国保险监管对产、寿险分业经营的限制这个问题,布兰登提出,印度监管部门在推动小额保险方面的做法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印度监管部门已同意,如果属于小额保险,可以财产险、人身险一揽子卖,在日前由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在京举办的‘小额保险国际研讨会’上,世界银行也在呼吁在这方面放开管制。当然苏黎世也确实面临监管瓶颈。”
在中国,外资保险定位中高端客户似乎成为定律,苏黎世却要在小额保险探索上“真抓实干”,是社会责任,还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布兰登回答记者,作为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利润是永远的目标;但保险公司赚钱是慢慢赚,苏黎世是个有上百年历史的实力强大的公司,发展小额保险也是百年之计。“我们在中国参股的新华保险,其团险业务在小额保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向他们学到很多东西,这也是苏黎世发展小额保险可利用的很好的平台。希望我们帮助过的农民日后变成富翁时会想到苏黎世。”布兰登笑笑,之后严肃地说:“小额保险不是救济,而是希望通过它使目前处于中低收入的人群能更多地能参与到经济社会中来。”